女孩爱尿床怎么办

女孩爱尿床怎么办

一般来说,孩子在1岁或1岁半时,尿床现象就会大大减少;而有些孩子到了两岁甚至两岁半后,虽然白天正常,到了晚上仍然尿床;大多数孩子在3岁后夜间不再尿床。如果孩子3岁以上还在尿床,每月达到两次以上,甚至到了七八岁还会尿床,就太不正常了。这是让父母头疼的一大问题。

不过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尿床不是大事,等孩子长大了自然会好,其实不是。据《中国儿童和青少年遗尿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统计,约16%的儿童在5岁时仍会尿床,并且有0.5%~2%左右的儿童会一直持续到成年,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社交。

尿床对孩子及其家庭都是一种长期令人沮丧的现象。孩子在幼年时没有养成控制排尿的习惯,若尿床遭到家人的责骂,精神就会处于紧张状态,更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遗尿症经久不愈。而成人遗尿更麻烦,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事业、婚恋、社交……

有数据研究表明,尿床是儿童时期的第三大创伤事件,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因此,如果发现5岁以上孩子有尿床的困扰,父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也应该在平时多注意,及时纠正孩子尿床的坏毛病。

让孩子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

建议在孩子1岁半后进行如厕训练,刚开始如厕训练时,不要着急给孩子脱掉纸尿裤,晚上可以让孩子继续穿纸尿裤,如果连续几天没有小便了,再拿掉。鼓励孩子养成规律排尿和睡前排尿的习惯,不要等憋得不行了才去尿。

为了避免孩子夜间熟睡后不易醒,白天应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中午最好安排1小时的睡眠时间。晚饭的菜中少放盐,少喝水,少喝汤。睡觉前制止孩子过度兴奋,要孩子养成睡觉之前排空小便再上床的习惯。父母要培养孩子自觉起床小便的习惯。入睡前提醒孩子自我默述“今晚X点起来小便”,父母还可以在孩子经常遗尿的时间到来之前叫醒他,让他在清醒状态下小便。

定时叫醒主动起夜

现代社会不断为生活创造着方便,纸尿裤等产品使年轻的父母们一夜安枕无忧,但是过分依靠很可能反被其误。从小不注意对孩子的训练,夜间任其尿床,或是抱起孩子“把尿”也任其熟睡不醒,孩子在梦中无意识排泄,久而久之,养成睡中排尿的习惯,长大难以自理,父母更被其扰。

其中道理并不复杂,如果积尿时孩子在蒙眬迷糊中排泄,睡眠既不安稳又无意识。父母适时叫醒他,让他在清醒状态下自控排尿,会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起床习惯。因此,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起居习惯或纠正已有遗尿病的孩子,建议父母设好闹钟,定时叫醒,使其习惯“起夜”。

防遗尿也讲“病从口入”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泌尿系统是水的过滤器,在一定的时段内,喝得多就会尿得多。如果孩子的饮水习惯不良,白天在幼儿园或学校因为贪玩或不渴而不喝水,晚上回家集中吃喝,很容易造成夜间大量积尿。父母对此要有所管理和引导,不要在晚上“加强营养”,而应尽可能注意调整饮水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对遗尿症严重的患儿,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一段时间方可奏效。

关照比呵斥更有效

谁都可以想象,家有尿床患儿的麻烦和苦恼,怒斥怨恨时有发生,这会造成患儿的心理、生理反应,不利于遗尿的治疗。父母必须要求自己有更强的自制力,采取有效的办法而不应过分呵斥,对患儿那些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反常,更应该仔细观察、分析,耐心地安慰劝导,循循善诱,予以调教。

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有时候孩子尿床,是因为环境突变造成的,比如,孩子的生活环境突然变化,父母离异、弟弟妹妹出生、上学等。如果有这种情况,父母要多关心孩子,帮助孩子适应这些变化,千万不要因此责罚孩子。要积极鼓励、引导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高其适应环境和生活应激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