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噘个嘴,父母怎么办
女孩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噘个嘴,父母怎么办
孩子发脾气令人既愤怒,又尴尬。有的父母一碰到孩子在公共场合躺在地上又闹又哭时,总是手足无措,恨不得孩子要什么都答应他,只要他别这样闹,别这样发脾气。
也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发脾气是很正常的行为,是“天性”使然,孩子长大了自然就好了,现在可以听之任之。
有时候,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累了,却被父母拖着去一些他没有办法或能力应对的地方。而孩子可能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尝试让父母知道他的愿望和需要,但父母没有注意到。而且发脾气也是孩子的一种沟通方式。如果孩子第一次发脾气就能有效地吸引父母注意、阻止父母做某些事或让父母生气,那么孩子会认为这就是与父母建立联系的方式。
孩子爱发脾气终究不是好行为,不仅影响父母的状态,还影响孩子的成长。但孩子还没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这就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进行引导。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指导
①两岁孩子爱发脾气:我做不到。应对方法:转移注意力
在两岁孩子的认知里,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他们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并且可以为所欲为。当想要做的和可以做到的事情之间出现差距的时候,大脑就会产生压力激素,比如,皮质醇,它会让孩子的大脑产生愤怒的情绪。比如,当两岁孩子想把圆柱形放进方形孔里,放不进去,瞬间就躺地上大哭、打滚。两岁孩子发脾气,其实是在向大人求助:帮帮我,我做不到。这个时候,父母的吼叫只能让孩子压力更大、脾气更大;拥抱他、抚慰他也没那么管用了。此时父母的正确做法是:帮孩子转移注意力,给他一个别的玩具、让他做点别的事情,他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②3岁孩子发脾气:害怕变化。应对方法:规律、安全感
3岁孩子刚刚形成的安全感非常脆弱。他们一方面很依赖自己掌握的规律,另一方面却又想掌控环境。表现出来的,就是爱发脾气的熊孩子。比如,他已经知道了按下开关,玩具就会发出响声,出现固定的画面。可如果玩具没电了,打开开关,没有了声音和画面,他马上就会崩溃了—他心中安全感依赖的规律被破坏了,这让他很生气。
所以父母会发现,孩子常常会因为穿衣服的顺序错了、玩具摆放的位置被改变了这种小事大发脾气。让3岁孩子情绪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生活有规律、让他有充分的安全感。养成规律的生活、引导并尊重孩子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些安排,允许孩子“发号施令”,不但能让他情绪更稳定,而且还能一举两得地帮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③4岁孩子发脾气:争取权力。应对方法:适当放权
4岁孩子发脾气,源于他们想要争取更多权力。比如,父母告诉他要吃完蔬菜才能吃蛋糕,他不仅不吃,还故意和父母对着干,瞬间让父母怒气爆棚!这个时候,不如给他点权力。比如,父母跟他说:“你自己决定要吃多少吧。”小孩也许会说,就吃一口!这时父母一定要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跟孩子协商更多的解决方案,比如:吃10口怎么样?要是孩子依然坚持就吃一口,也不要陷入权力之争。父母可以试着可以这样和他说:“你可以自己决定吃几口,但吃完蔬菜才能吃蛋糕是妈妈定下的规则,不可以改变。”这种陈述事实而不去指责的说话方式,是父母在这个阶段需要练习的技巧。说事实比指责孩子,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每次权力之争都是考验父母心力的时刻,不强迫孩子,去赢得他合作的办法,才是长久的好办法。
④5岁孩子发脾气:自尊心。
5岁孩子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自尊心开始萌芽。他非常渴望关注、很想什么都做得很好。这个阶段,让他大发脾气的主要有两个原因:学习吃力,或者做错了事情。因为太着
急做好,所以学习一旦遇到了挫折,就很容易发脾气。做错事情,怕承认了错误自己就不再是个好孩子,也会在父母询问责备的时候大发脾气。
对待5岁的孩子,尽量少批评是个不错的原则。比如,孩子打碎东西,父母问问他应该怎么办,比说“为什么总是不小心”“是谁干的”,要好很多。5岁的孩子,心里是非常有数的,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心里分得清楚。要是父母要求他们做的事情,让他们觉得超出自己的能力,他们就会用发脾气来反抗。
孩子发脾气,每个年龄适用的方法都不一样。只有用对了方法,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改掉坏脾气。
适当为孩子补充维生素B6
缺乏维生素B6会导致孩子变得脾气暴躁,爱发脾气。如果孩子维生素B6摄入不足,就容易出现兴奋不安、反射亢进和周围神经炎,还可导致头痛、脾气急躁、困倦、易激动,甚至可能出现精神抑郁。因此,父母要多为孩子补充维生素B6。动物性的食物中维生素B6的含量较多,其中白肉(如鸡肉、鱼肉)中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肝脏、豆类和蛋黄等,大部分水果和蔬菜中的含量也比较多。
父母平时要让孩子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吃零食多喝水,这样能够提升孩子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缓解爱发脾气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