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女孩怎么教

懒惰的女孩怎么教

在心理学上,懒惰与勤快是一个概念的两极,都是接近人本能的品性。勤快指向成长、攻击、发展的一面;懒惰指向停滞、无力、消亡的一面。我们看到绝大多数年幼的孩子,总是跑来跑去、动来动去,对世界充满好奇,脑袋里装着问号,总是问着不同的问题,他们的身上体现出的都是勤快的特征。而为什么有些孩子很懒惰呢?他们畏缩困难,懒于做事,没有目标,总是习惯拖拖拉拉,做什么事情都没激情、没动力,他们勤快的品性为什么不见了?

很多时候,孩子的懒惰都是父母造成的,孩子从父母的生活方式中感受自己,勤奋的父母会带动着孩子勤快起来,懒散的父母会影响着孩子懒惰下去。有的孩子从小到大,所有事情都是父母包办处理,长期下来,本来该是孩子的勤快,变成了父母的勤快,孩子变得懒惰,乐享其成。还有的孩子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他们认为自己的事情是父母的事情,自己不做,父母会更着急,于是孩子越来越懒惰,越来越什么都不想做。

那么,父母该如何纠正孩子懒惰的坏习惯呢?

父母要做正确的示范

孩子可能并不能分得清哪些是家务,哪些是玩乐,所以需要父母正确地引导,才能完整地做完一些事情。孩子的行为习惯通常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到的,其中同性的父母对孩子的示范作

用更大。因此,要想孩子勤快起来,父母在生活中要向孩子展示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体会到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个人的辛勤劳动来创造的。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要了解一般孩子在什么年龄可以做什么事情,比如,学龄前的儿童,就可以学习穿衣、系鞋带、刷牙、洗脸、学会摆放筷子、替父母取小物件、学会洗手绢等。千万不要让孩子干那些费好大的劲儿却也极难完成的事情,这会让孩子产生厌烦感,从而不愿再做任何事情。

适当的奖励

孩子每做完做好一件事,父母就要给予实时的奖励或者夸赞,这样孩子才会有成就感,将会更热衷于下次做事情。因为孩子虽然小,但也有一定的自尊心和虚荣心。要适当地满足他们这些小小的要求,千万不要怕孩子骄傲,不论成败,不问好坏,只是不断地挑孩子的错误,久而久之,孩子什么都不敢做,也不愿做,因为害怕出错。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不劳而获的。“付出才会收获”的道理,需要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为孩子做榜样。让孩子知道,只要能克服懒惰的坏习惯,养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就能够一步步走向成功。不过,要想克服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可是件不容易的事,这需要有极大的耐

力和意志力,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坚持,努力克服懒惰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