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不愿意分享玩具就是自私吗

女孩不愿意分享玩具就是自私吗

很多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这么自私,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分享不是一种天生的品质,而是后天习得的。在孩子3岁之前,如果父母没有太多引导和帮助,就不要期待他们会分享。有时他们会显得非常大方,有时他们不想分享任何东西。在孩子们发生冲突的时候,父母手边可能需要多准备几个孩子们都想要的玩具,或者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较小的孩子对其他事情感兴趣。其实,即便在孩子3岁以后,让他分享也不是很容易的。

父母对分享兴致勃勃,一个劲儿地鼓励孩子分享,好像不分

享的孩子就很自私,就给自己丢脸了,可孩子一开始对分享根本没有概念。如果孩子总是显得“自私”,不爱分享,极有可能是父母引导不当造成的。

跟孩子解释分享的意思

父母在跟孩子说分享时,往往根本不会跟孩子解释分享的意思。一味告诉孩子要分享,却不说分享是什么意思,孩子根本不懂,他们会把分享理解成“送”“给”,要把自己的玩具或喜欢的东西“给”别人了,换了成人也未必就很乐意,何况是孩子。或许他们不喜欢的东西,分享得很痛快,一旦是他们喜欢的,就怎么都不愿分享,是因为他们没搞懂“分享”的意思。父母应该耐心地跟孩子解释,“分享”只是一起玩,并不是要把他的玩具给别人,他的东西还是属于他。当然如果孩子不愿意,也可以不分享。这样孩子就明白了,让他分享就会变得简单。

不要强迫分享

分享是孩子应该具备的好品质,但是父母不要急于求成。因为分享对孩子来说,还是个很难理解的观念,分享会给他带来不舍、犹豫、挣扎、忍耐、克制和坚持等复杂情绪,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却姗姗来迟,当看到别人分享他的东西所产生的愉悦时,他担心自己不再是物品的主人。在孩子学会分享之前,先要保护好他的物权意识,即“这东西是我的”。两岁多的孩子表现得十分自私,看到的东西都要据为己有,不要怪孩

子,那是他们到了物权意识期。只有物权意识被充分尊重,他们对自己的物品才有安全感,才会从心底里明白“这东西是我的,即使我给别人玩一会儿,他还是要给我的”,这样他们才乐意分享。

不能威胁孩子

有的父母在孩子不愿意让别人玩玩具时会大声斥责“都是因为你不愿意分享,看,现在没人跟你玩了吧”。父母在引导孩子分享时,要告诉孩子分享的乐趣。一辆小车,一个人玩可能没什么意思,要是两个小朋友一起玩,可以有各种玩法,会更有意思,而且自己也不孤单。等玩过之后,那个小朋友很开心,自己也很开心。开心是双份的,这就是分享的乐趣。这样跟孩子讲了之后,再结合例子跟孩子说一说,孩子慢慢地明白了,就不会排斥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