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骂,如何解决女孩哭闹的问题
不打不骂,如何解决女孩哭闹的问题
有些孩子天生敏感,很容易哭,这也是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有些孩子哭是为了寻求关注、权力、报复,或者是表现自己的无能为力;有些孩子哭,是因为当时感到失望、愤怒或沮丧。当然,婴儿哭是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沟通手段。父母需要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并发现这些区别,才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孩子哭闹的问题。
懂得孩子的语言
对于婴幼儿来说,哭闹是他们的语言,当他们还太小不会说话的时候,只能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委屈,或者自己的想法。一般情况下,婴幼儿哭闹主要是饥、渴、冷、热、尿的诉求。父母发现孩子开始哭闹,一定要找到原因并及时解决,那样孩子的哭闹就会马上停止。
而稍大点的孩子哭,主要是父母给的安全感不够,没满足孩子爱的需求,他只好通过哭来呼唤亲密,避免孤独、被忽视。
比如,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每次都哭好长时间,怎么哄也哄不好;或是孩子不听话,爱打人,父母制止,就大哭大闹;或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好好吃饭,一说他就哭闹等。
从表面上看,孩子哭闹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深层的心理需求常常只有一个:呼唤父母的关注和爱!父母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不够,亲子间的安全依恋关系没有形成,孩子内心深处感受不到爱和关怀。可孩子太小,意识不到,也说不出来,于是,表现出一些偏差行为,如不爱上幼儿园、不好好吃饭、注意力不集中、打人哭闹等,实际上是寻求父母的关心和温暖。尤其6岁左右的孩子,像有的父母说的,越大越有心眼,常常追着大人哭,其实,孩子的内心大多想控制亲子关系,哭给最亲密的人看,寻求父母的认同和关注。
父母要通过孩子哭闹的表象,反思一下,陪伴孩子的质量如何,是不是因为疏忽,让孩子缺乏了安全感。多抱孩子,多亲吻孩子,多和孩子说,妈妈(爸爸)爱你,不只言语,行动上也多认可孩子,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到被允许和喜欢,孩子才会情绪平和、心境愉快地玩耍、生活。
不害怕,不娇纵,适当惩罚
有许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哭了,就慌了,好像啥都做不了,而只要孩子不哭不闹,孩子想干吗就干吗。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发现,原来哭闹可以满足自己想要达到的一切目的,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爱哭闹,越来越任性。所以说千万不要害怕
孩子哭闹,不可任凭孩子哭闹。当孩子任性地哭闹时,父母不要依着孩子的心性,不能顺从他,要及时地给孩子指出错误。父母可以先劝他几句,若孩子不听甚至哭闹得厉害,可以警告他,让他适可而止,让他马上擦干眼泪鼻涕,然后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理会他,一般孩子都会停止自己的任性哭闹行为。如果孩子哭闹还未停止,就可以拿出一些惩罚手段了。比如,孩子想以哭闹的方式达到自己的某一目的时,父母可以拒绝:“因为你任性哭闹了,所以给你这个。”要让孩子明白,他的任性哭闹,不会达到自己的目的。
教育孩子要全家同步
一个孩子,身边会有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幸福的孩子一下子拥有六个人无尽的疼爱。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局面,当孩子哭闹,爸妈准备教育时,就会有四位或者两位老人出来反对,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有靠山,长期下来,很容易形成任性哭闹的习惯。所以教育孩子的时候,就要全家同步,以一种方式为准,其他人就别再说什么。
哭和笑都是释放压力的自然而健康的过程,无论对于男孩还是女孩都是如此。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应该允许他们哭。但一旦察觉孩子是想以哭闹达到自己目的的时候,就不应骄纵,要及时制止,并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