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言的分寸感

五、语言的分寸感

分寸感是指播音员、主持人通过对文字语言或节目内容的了解和把握,使有声语言的表达准确恰当,不温不火。分寸感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进行有声语言表达时,对所传达内容包含的政策尺度、内容主次、感情浓淡、态度差异、语体风格的区分等要恰到好处,分寸得当。通常一提起分寸感,就会想到政策分寸。无疑,政策分寸的把握在语言传播中是非常重要的。播音主持语言的分寸感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从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再到篇章、话题、节目,都有分寸感地把握问题。而要精准地体验生活和表现生活还需要把握好艺术分寸。总的来说,播音员、主持人对于文章和节目内容的把握与表达,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各种分寸感的把握问题,需要播音员、主持人细致准确地掌控。

(一)政策分寸

政策是一个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党的方针政策体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大众传媒更是无处不体现着国家的大政方针。播音员、主持人只有在平时及时关注国家大事,积极了解新观念、新政策,把握政策变化,才能在语言传播中对传达内容的政策依据、政策变化、新鲜点、针对性等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和恰当的表达。

(二)语体分寸

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各种新闻传播机构常用的新闻语体主要包含三大类:一是以报道新闻事实为主的记叙体裁,如消息、通讯、新闻特写、访问记等;二是以阐述对客观事物的见解为主的论说体裁,如政府工作报告、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述评和各种署名短论或言论等。除了以上两类之外,还有新闻背景、新闻人物访谈等。各种语体之间,在表现手法、结构和语言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也应有所区别,应根据不同语体把握好分寸感。一般来说,消息的表达,庄重朴实,清新明快,应该叙事准确清楚,态度分寸得当,语句紧凑规整,把握“感而不入,语尾不坠”的特点。新闻评论的表达则侧重于论述道理,语言表达要做到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论述有力。还需要张弛有致、舒展从容,重点起句常高,论断语势多降的语流样式。

(三)态度分寸

态度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创作主体对所要表达的人、事、物持什么样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扬还是批评,是歌颂还是贬斥,等等,都存在态度分寸感的问题。现实生活丰富多彩、纷繁复杂,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事物都是一个态度,需要做出基本的评价、判断和倾向,不同的播音员或节目主持人,面对同一人、事、物态度也会有所不同,体现在有声语言表达中就会有“分寸感”的问题。我们将态度差异大致分为三个等级:重度、中度、轻度。

(四)表达分寸

有声语言的表达是否准确恰当可以体现出创作主体的艺术分寸感水平。语言的规范度、声音的审美度、内容的明晰度、情感的准确度、沟通时的交流深度,以及有声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传播者的独特感受、表达习惯、播讲状态,就连一个重音是否准确,一个停顿或连接是否准确等,都会对艺术分寸是否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产生影响。要提高自己的艺术分寸感,绝不是靠一两个方法就能解决的,个人修养、人格、学识、语言能力等各方面都将参与其中,语言传播主体要下大力气锤炼自己的语言功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现力,使自己的表达分寸恰当、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