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语言的表现形态

一、副语言的表现形态

播音主持副语言特指播音主持创作主体在电视屏幕中的发型、妆容、服饰、面部表情、神态、动作等。其中,尤以面部表情和眼神最为重要,因为它们和有声语言的表达密切相关。

(一)发型、妆容与服饰

不同类型的节目对主持人的发型、妆容、服饰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型、妆容、服饰应端庄大方、合乎潮流,体现时代、社会的精神 风貌。

1.发型

男播音员的发型设计和头形、脸形、年龄等都有关系,因人而异。女播音员的发型设计更需要和五官、服饰、体态相搭配。如高鼻子的将头发柔和地梳理在脸庞的周围;低鼻子的将两侧的头发往后梳,使头发与鼻子距离拉长。大耳朵的宜留盖耳长又蓬松的发型;小耳朵的不宜将太多、太厚的头发夹在耳朵上。宽眼距的不宜留长直发,头发可做得蓬松一点;窄眼距的发型两侧不一定要做得很对称。瘦长脸形且颈部较长的,宜釆用两侧蓬松横向发展的大波浪发型;脸部饱满且颈部较短的,宜釆用略长的短发式样,两鬓服帖,后发际线略尖。短小体型的宜留短发,留长发时在头顶部扎马尾或是梳成发髻,使重心上移;高大体型的宜选择中长发;溜肩体型的在肩颈部周围可以留丰盈的中长发。

2.妆容

人的脸形根据“三庭五眼律”(发际至眉心、眉心至鼻尖、鼻尖至下颊三段距离等分,两眼间、内眼角至外眼角间、外眼角至鬓角发际间距离相等),也就是面部纵轴二等分、横轴五等分协调搭配。修容主要是对不足部位稍做修饰,让人感觉五官端正、轮廓鲜明、落落大方。

3.服饰

由于目前电视摄像机只能在20∶1的反差范围内有还原的效果,因而服饰颜色对比反差不宜太大。具体到个人,除了注意性别、年龄、体态的区别,更要结合节目宗旨,既与众不同,又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

(二)面部表情与眼神

播音主持创作主体在使用有声语言传播内容信息的同时,也使用发型、妆容、服饰等副语言,它们是接受主体对播音主持创作主体的第一印象。而在传播过程中,接受主体的注意力能否被播音主持创作主体始终吸引,面部表情和眼神才是主要元素。它们直接反映播音主持创作主体的内心感受,是情景再现、对象感、内在语等播音主持内部技巧的直接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