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连的运用要领

二、停连的运用要领

(一)参考:标点符号

文字语言是按照一定的语流序列排列而成的,其中的标点符号能够帮助我们捋顺文意、理解内容,同时也是我们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时进行断句和连接的提示。但是,文中的标点符号显示了文字语言的停连关系,而在有声语言转换过程中,分句与分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都需要我们进行适合有声语言表达和倾听的处理及调整,因此停顿和连接才是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我们需要建立起“适合听”的观念和意识,从有声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文字语言进行再处理和转换,合理区分、有机连接,使其在听的过程中意思更鲜明、情感更到位。例如:

11月13号,中央纪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纪检工作实际,就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部署。

这条新闻中出现的主要句子都比较长,为了使句意更清晰,需要我们根据句子成分和结构进行适当停顿,否则说者无法把握,听者也听不明白。

又如:

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可以看出,虽然这条新闻有很多小分句,但从总的意思上说,它们都是“全会指出”的具体内容,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如果每个分句都完全断开则整个意思就会不连贯,应该注意将分句“抱团儿”,使意思完整流畅。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没有标点的句子不能一口气念到底,有标点的句子每句一顿,或者“逢逗必扬”“逢停便落”的处理方式也是片面的。也就是说,不仅要从“看”的角度出发,还要从“播”的角度、“听”的角度来考虑。有声语言表达的初级阶段,比较容易被标点符号束缚,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出发,突破标点符号的限制,克服依赖心理,熟练运用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停连,才能打破四平八稳的腔调,自如表达。

为了在话筒前心中有数,可以应用下列符号在稿件上标出停顿和连接的处理情况:

▲挫号:停顿时间短,用于没有标点符号而又不影响内容连贯性的地方。

∧停顿号:停顿时间稍长,用在句子或小层次中。

︽间歇号:停顿时间更长,一般用于部分、大层次、段落之后。

(二)基础:语法关系

我们对文字稿件的理解感受及有声语言的表达,都必须也只有通过符合语法规范的词句才能变成现实。也就是说,每一句话都牵扯到语法问题,稿件的语句系列、词或词组系列,离开语法是不可能的,语法是人们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基础。事实上,每一个停连都是在语法关系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一旦造成语法关系模糊、混乱,不管是什么原因都要加以调整。在播读文字稿件时,有的时候会因为停连不当而使语句产生歧义或表达出不该表达的意思。下面这个例子非常典型:

接下来请大家收看∧记者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接下来请大家收看记者∧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这个句子在节目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在播读这个句子时很容易忽略对句子结构成分的把握。收看的是报道,记者发回的报道,而不是收看记者——小小的一个停顿处理反映出的却是播讲者对语句意义是否真正理解了。其实,很多时候出现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弄清楚语法关系而造成的。在语言序列的区分中,必须结合语意进行语法分析,并且要特别注意同一语言序列所可能有的两种以上的语法关系导致歧义的情况,准确地择取一种,舍弃另一种。因此,把握好文字的语法关系是我们能否正确表达语句意思的基础。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按照语法关系组织起来的句、段中,同时包含着概念的运动,也同时体现着心理变化的因素。尽管有些时候某些停连可以在语法基础上侧重表现逻辑关系或侧重表现心理活动,但更多情况下却是三者的有机融合。

阿拉伯一些国家昨天指责美国支持以色列只让部分被驱逐的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园的决定,敦促联合国实施其要求以色列让全部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园的799号决议。

这条新闻非常典型,如果弄不清语法关系,播读的时候就会出现歧义。“阿拉伯一些国家”是主语,“指责”“敦促”是并列的谓语,“美国支持以色列只让部分被驱逐的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园的决定”这一句话是“指责”的宾语,“指责”的是“美国支持以色列的这个决定”;“联合国实施其要求以色列让全部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园的799号决议”这一主谓结构的句子是“敦促”的宾语,“敦促”的是“联合国实施决议”。在处理这条新闻时,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搞不清楚谓语、宾语是什么而导致播读时意义不明。因此,在语言表达中,只有理清正确的语法逻辑,了解新闻背景以及心理活动,才能准确地传达出话语的本质意义。

(三)根本:情感表达

文字稿件的内容、结构、语言等形之于声,是传情达意、明志省人的过程,是思想感情的一种综合性表露。究竟在哪里停顿,在哪里连接,要根据稿件内容和情感表达,联系稿件的上下文来决定,这是掌握停连运用的根本。

我们播读稿件时运用停连,是把停连作为表达全篇稿件的一个方法,而不是仅限于对单独的句子进行孤立、静止、局部的解剖,所以我们在播讲的准备及进行中,应该产生循序渐进、顺理成章、情真意切、心领神会的动感,按文意、合文气、顺文势。在这种情况下,从任何一个狭隘的侧面去分析都会有问题,需要知识的综合应用。

每个分句之间不仅要贯穿情绪的推进,而且还要注意语句间的停顿,表达出内容的层次感。这种处理方式是建立在对全段内容和情感深入理解基础之上的,在正确表达内容的前提下,每一位播讲者又会因为自身的理解感受程度以及语言习惯的差异,在停顿的长短、连接的疏密上呈现出自己的风格特色,凸显个人魅力。停连的处理是千变万化的,任何固定格式的停连处理和套用,要么显得虚伪做作,要么造成单调呆板。在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中,一定要从内容出发,进而从情感出发,整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