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气和语调

一、语气和语调

(一)语气

在现代汉语中,对语气内涵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有的是从语法范畴将句子划分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四种;有的除了前面的四种语气外,还包括“说话的口气”。

对于“口气”的认识,总体来说,普遍认为口气与思想感情的关系比较密切。但就表现手段来说,重点还是放在修辞、语法手段的运用上,对于有声语言方面的表达特点只是偶有提到。

对于有声语言表达来说,如果语气只包含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显然无法满足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而说到“口气”,虽然强调了其“用于思想感情方面种种色彩的表达”,但表达方法主要是修辞和语法手段的运用,不足以满足有声语言表达的需要。因此,语法范畴中无论是“语气”还是“口气”与有声语言表达中的语气概念都有所不同。

(二)语调

语调属于语音学的范畴。虽然不同书中对语调的说法不大一样,但核心基本一致,都认为语调跟句类或情感特点有关。不过,对于语调的外延,说法却不大一致,有的将停顿、重音、升降全部纳入语调的范畴,有的却不包括停顿和重音。

播音学中的语气与语调更为接近,语音学中的语调外延本身不统一,而且如果将停连、重音等都包含在语调运用中,也不利于学习训练;另一方面,在语音学中,谈及语调运用时经常与语法学中的语气相对应,如陈述句、命令句、感叹句、特殊疑问句多用降调,一般的问句多用升调等,这很容易造成语言表达的简单化、形式化和固定腔调。尽管一个句子可以从词语和句子的类别表现该句子一定的含义和感情色彩,但远远不能揭示这个句子可能蕴含的诸多感情色彩。同一个句子可以蕴含多种多样的思想感情,其语调选择必然是不同的。

(三)播音学中的语气

在播音学中,语气的运用更强调思想感情的地位,而不拘泥于句子语法意义上的语气特点;同时,作为表达方法,也注重声音形式在表现语气中的要求,其声音形式的曲直升降不与某种思想感情进行简单对应,强调声音形式的恰当和 变化。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播音学中所说的语气:

第一,具体的思想感情是语气的灵魂,在语气中处于支配地位。不管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我们必须把握语句所蕴含的具体的思想感情,将之作为语气表达的内在依据。正因为如此,我们有时说表达的语气对或不对,常常是指所表达的感情态度对或不对。

第二,声音形式是语气的外形,是具体思想感情的载体。语气作为一种表达方法,不只体现充分的内在依据、积聚的内在情感,更加注重声音的外化、听觉的可感,强调准确而丰富的曲折变化。因此,掌握语气的表现方法,是我们这一阶段学习的重点。

第三,语气以句子为单位。一个语篇由一个或一系列句子构成,不管句子数量多少,在语篇中每个句子都具有特定的意义。在由不止一个句子构成的语篇中,不同的句子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我们不仅需要把握各个语句的共性语气,更需要体现它们的区别,即该语句在该语篇中的个性语气,这样才能使语气表达准确恰当、富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