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论
丹毒为一种突然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迅速蔓延的急性炎症。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有“丹熛”之名,即指丹毒。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丹者,人身忽然焮赤,如涂丹之状,故谓之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丹毒一名天火,肉中忽有赤,如丹涂之色。”本病发无定处,好发于颜面、腿足,依其所发部位而有不同名称:如发于头面,重者称大头瘟,轻者称抱头火丹,名见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发于腰胯者,称内发丹毒。发于小腿足部者,称腿游风,名见清代祁坤《外科大成》,又名流火,如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流火,两脚红肿光亮,其热如火者是。”初生儿丹毒,发无定处,游走甚速,称赤游丹毒,名见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又名游火,如清代《疡科心得集》:“游火者或头面,或腿上,红赤肿热,发无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