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圣济总录》

九、《圣济总录》

《千金》漏芦汤:论曰,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以其色如涂丹之赤,又复阳气伏于皮中,故谓之丹也。热气剽悍,其发无常处,大则如掌,甚则周流四体,不急治,或至坏烂出脓血。若发于骨节之间,则肢断如截,毒气入腹,则能杀人。治法用镰割,明不可缓故也。

治丹毒游走,及鱼脐疮,硇砂丸方。

硇砂(研)、雄雀屎、桂(去粗皮)、獭胆(去膜)、砒黄、丹砂(研细)各一分,麝香(研)一钱,白蜡一两半,天南星三分,鹈鹕嘴半两。

上一十味,除蜡外,捣研为末,先将蜡于瓷器内,慢火上熔,下药调为丸,如梧桐子大,先用针拨破疮口,入一丸,醋调面涂故帛,贴两宿,痛止即揭去,收药丸可再用。

治丹毒游走,拓洗后服此,漏芦汤方。

漏芦(去芦头)、白蔹、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黄芩(去黑心)、升麻、白薇、芍药、大黄(锉)、甘草(炙)各一两。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至晚再服,以瘥为度。

治丹毒流移不定方。

生羊肉(牛肉亦得)。

上一味,薄切作片,贴丹上频易。

治丹毒发背诸肿方。

马齿苋。

上一味,熟捣敷之,频易不止者,得蓝淀和之更佳。

治丹热痈疽,始发焮热,浸淫长大,黄芩汤拓方。

黄芩(去黑心)、升麻各一两半,黄连(去须)、芎䓖、大黄各一两,甘草(炙锉)、当归(切焙)、羚羊角(镑)各半两。

上八味,细锉,每用一两,以水五盏,煎至三盏,去滓下芒硝半两搅匀,以故帛三两重浸药汁,温拓患处,数十遍,早晚用之,以瘥为度。

治丹毒,吴蓝汤拓方。

吴蓝一两,生地黄三分,升麻、石膏、黄芩(去黑心)、犀角(镑)、白蔹、栀子仁、大黄各半两。

上九味细锉,每用半两,以竹沥一盏,水七盏,同煎至四盏,去滓以故帛浸拓患处,日五七次。

治丹毒,升麻汤拓方。

升麻二两,漏芦、黄芩(去黑心)各三两,栀子(去皮)一两。

上四味细锉,每用半两,以水五盏,煎至三盏,去滓下芒硝二钱匕搅匀,以故帛三两重浸汤中,温拓患处数十遍,日两次。

治风丹,胡粉涂敷方。

胡粉、赤小豆、糯米、山茱萸、黄连(去须)各一两,水银半两。

上六味,除水银外,捣罗为散,生油调如糊,后取水银于掌中,以津唾研如泥,入药内研匀,先以椒汤洗丹上拭干,用药涂敷,日三两遍。

治赤黑丹,羚羊角散涂敷方。

羚羊角(烧灰)三两。

上一味,研为散,以鸡子白调如糊,涂敷患处,日三两次。

治丹毒如手掌大,身体赤发,痛痒微肿,赤小豆涂敷方。

赤小豆。

上一味,捣罗为末,以鸡子白调如糊,涂丹上,干即易。

治赤黑丹,鹿角散涂敷方。

鹿角(烧灰)五两。

上一味,细研为散,炼猪脂调和,涂患处,日三次。

又方:猪屎(烧灰)。

上一味,细研为散,以鸡子白旋调如糊,涂敷丹上,日三五次。

又方:豉一两,香薷、蓼叶各半两。

上三味,合和入酒少许,细研成膏,涂患处,干即易。

治丹毒遍身赤肿,生萝摩汁涂敷方。

生萝摩。

上一味,捣绞取汁,涂丹上,日三五次。

又方:茺蔚草、蛇衔草、慎火草各一两。

上三味,锉捣令熟,水调敷患处,日数次。

又方:恶实根(取时匀,令见风及鸡犬)五两。

上一味锉捣令熟。水调敷患处,干即易。

治一切丹疹方。

生蛇衔草(锉)、生地黄(切)、慎火草、五叶草、水萍、豉、大黄(生锉)、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芒硝(碎)、五叶藤。

上一十一味,但得一味,不拘多少,捣贴之即瘥,干即入鸡子清少许调。

治诸丹毒方。

上取芸薹汁,入大黄末,芒硝生铁衣,相和涂之佳。

治火丹热毒之气,五色无定,宜先宣转,然后用药,鸡苏涂方。

捣生鸡苏,厚涂之。

又方:捣苎麻根,敷之。

又方:赤小豆一升,羊角一对,同烧存性为末,和蜜敷之。

又方:研豉和屋尘等分,以苦酒调敷之。

又方:水磨羚羊角,服之妙。

又方:取连钱草,以盐挼敷之。(《圣济总录·诸丹毒》)

论曰:风热发丹,古方谓小儿得之最忌,以其气血未定,肌肤柔脆,无以胜悍毒故也。是以诸丹不同,其发无定处,俗又谓之溜,流走经络,散发肌表。如涂丹之赤,有法可劆,泄去毒气;不尔,则丹毒入腹近心即死,但初发于心头者,不可劆尔。

治小儿丹毒,赤肿壮热,百治不瘥者,蓝青汤方。

干蓝青二两,凝水石(碎)、石膏(研)、山栀子仁各一两半,柴胡(去苗)、犀角(镑)、黄芩(去黑心)、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甘草(炙锉)、赤芍药、羚羊角(镑)、葛根(锉)各半两,知母一两。

上一十三味,粗捣筛,每一钱匕,水半盏,煎至四分,下蜜半钱,竹沥少许,再煎至三分,去滓空心日晚,分温二服,更量大小加减。

治小儿丹毒遍身,黄芩汤方。

黄芩(去黑心)、麻黄(去根节)、秦艽(去苗土)、升麻各一分,大黄(锉炒)、防风(去叉),各半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一钱匕。水七分,煎至四分,下朴硝末半钱匕,去滓空心分温二服,晚再服,更量儿大小加减。

治小儿丹毒,黄芪汤方。

黄芪(锉)、蒺藜子(炒去角)、黄芩(去黑心)、大黄(锉焙)、甘草(炙锉),各一分。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一钱匕,水七分,煎至四分,下朴硝末半钱匕,去滓食前分温二服,更量儿大小加减。

治小儿丹,若入腹及下部阴卵,百药不瘥,麻黄散方。

麻黄(去根节)、升麻各半两,硝石(研)一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半钱匕,井华水调下,空心日晚各一。

治丹入腹,泽兰汤方。

泽兰、芎䓖、附子(炮裂去皮脐)、莽草、藁本(去苗土)、细辛(去苗叶)、茵芋等分。

上七味,锉如麻豆,每服一钱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分温二服,空心日晚各一。

治小儿丹毒防入腹,甘草散方。

甘草(炙锉,为末)一分,油麻半升。

上二味,先取油麻去皮研细,绞取汁一合,调甘草末半钱匕服,日再。

治小儿丹毒,青蓝汁方。

青蓝汁一合,竹沥二合。

上二味和匀,空心温服一合,日晚再服,以瘥为度。

治小儿丹数十种,大黄拓汤方。

大黄、甘草(炙锉)、当归(切焙)、芎䓖、白芷、独活(去芦头)、黄芩(去黑心)、芍药、升麻、沉香(锉)、木香、木兰皮各半两,芒硝三两。

上一十三味,粗捣筛拌匀,每用二两,以水六升,煎至四升,去滓。以绵二片蘸之,更互温拓丹上,冷即易,日五七度,即瘥。

治小儿发丹毒热痛,吴蓝汤拓方。

吴蓝、大黄、槐白皮、商陆、榆皮各二两。

上五味细锉,每用三两,以水五升,煎至四升,去滓入朴硝半两搅匀,以绵二片,浸于汤中,更互拓丹上,日三五度,即瘥。

治小儿发丹,苎麻根汤洗方。

苎麻根(锉)三两,小豆二合。

上二味,都用水七升,煎至四升,去滓温洗丹上,冷即再暖,日三五度,即瘥。

治丹毒遍身绛色,鲫鱼涂方。

生鲫鱼(一头)三两,麻油二两。

上二味,捣鱼令细,入油研匀,涂丹上,日三五度,即瘥。

治丹走行皮中浸广者,名丹火也,入腹杀人,蛴螬散涂方。

干蛴螬。

上一味,碾末油调涂之,以瘥为度。

治小儿野灶丹从膝起,荠叶涂方。

干荠叶(末)、香薷(末)、赤小豆(末),各半两,生蒴藋叶茎(一握,细锉)。

上四味,细研蒴藋,入诸药末,和调如糊,涂丹,干即易之,以瘥为度。

治小儿胡吹灶丹,从阴下起,泥醋涂方。

上用磨刀水掤下泥,和醋调膏涂之。干即更涂,以瘥为度。

治小儿胡漏灶丹,从脐中起,伏龙肝涂方。

伏龙肝。

上一味,用屋漏水,去清取淀,和调如糊涂之,干即再涂,以瘥为度。

治小儿神气丹,从项起,犬骨灰涂方。

犬枯骨。

上一味为末,以青羊脂调如糊涂之,日三五次。

治小儿飞灶丹,从项起,铁槽水洗方。

上取淬铁槽中水,日洗三五度。

治小儿家火丹,发如大指,日长一寸,遍着两胁傍,两颊上,梓木灰涂方。

梓木白皮、蓼叶各一分。

上二味,烧灰研末,以鸡子白调如糊涂之,以瘥为度。

治小儿烟火丹,从身起,猪槽泥涂方。

猪槽下泥一合、生麻油一两。

上二味,和调如糊涂之,以瘥为度。

治小儿烟火丹,从背上起,或走两臂,足赤如火,真珠涂方。

真珠(细研如粉),一两,慎火草(研绞汁,景天是也)

上二味,和调如糊涂之,以瘥为度。

治小儿神灶丹,起两额傍,不出一日,变为赤黑色,慎火草汁涂方。

慎火草。

上一味,绞取汁,先以刀子微劆丹上,令血出,涂药,以瘥为度。

治小儿天灶火丹,发尻间,正赤流阴头赤肿血出,葱荠苨涂方。

葱(和须切,研)五茎,荠苨(生者,和梗切,研)五茎,赤小豆(末)、灶门上灰(研)各一合。

上四味,合研匀细,以青羊脂三两调匀涂之,以瘥为度。

治小儿地灶丹,从阴下起,入踝骨上,废砖涂方。

废灶砖(末)、屋四角茅(烧灰令)一两。

上二味,和研匀细,以新汲水调如糊涂丹,干即易。

治小儿私灶丹,从背上起,灶土涂方。

灶中黄土(研)。

上一味,取打铁磨刀槽中水,和调如糊涂丹。干即易,以瘥为度。

治小儿废灶丹,从两脚赤,及从臂曲上起,五加灰涂方。

五加叶根(烧灰)。

上一味,研为细末,取打铁磨刀槽中水,调如糊涂丹,干即易之,以瘥为度。

治小儿鬼火丹,发两臂,赤起如李子,及从面上起,戎盐涂敷方。

戎盐一分,附子一枚。

上二味,烧过研细,用雄鸡血,调涂丹上,日五遍,以瘥为度。

治小儿野火丹,发遍身,斑如梅李状,雌黄涂方。

雌黄(研)、戎盐(研)各一两。

上二味,以鸡子白调涂丹上,日三五次,以瘥为度。

治小儿茱萸丹,初从背起,遍身如细缬,一宿成疮者,鸡子涂方。

鸡子白、赤小豆(末)。

上二味,和调如糊涂之,以瘥为度。一方云:治水丹。

治小儿萤火丹发,灼灼在胁下,正赤色而长,初从额起而多痛,伏龙肝涂方。

伏龙肝(研细)五合,生麻油。

上二味,和研如糊涂敷,干即易之,以瘥为度。

治儿小儿五色丹,蒴藋涂方。

蒴藋叶。

上一味,烂捣涂敷丹上,干即易之,以瘥为度。

治小儿白丹,猪通灰涂方。

猪屎灰、鸡子白。

上二味,调和如糊涂之,以瘥为度。

治小儿火丹,走皮中,发赤如火烧状,须臾熛浆起,醋豉涂方。

豉。

上一味研细,入醋调,涂丹上,以瘥为度。

又芭蕉涂方。

芭蕉叶根。

上一味,取捣汁涂之,以瘥为度。

治小儿火丹,热如火绕腰,须急救之,芸薹涂方。

芸薹叶。

上一味,烂捣和汁涂敷之,以瘥为度。

又治火丹,针挑方。

上于儿男左女右大拇指面螺纹上针挑。有筋断之即瘥。

治小儿伊火丹,从两胁下起,青黑色,羊脂涂方。

煅铁下槽中铁屎(捣研为末)半两,羊脂二两,猪粪(烧灰)一两。

上三味,研匀如糊涂之,以瘥为度。

治小儿骨火丹,初在臂起,赤黑色,二蒜涂方。

大蒜、小蒜各一两。

上二味,烂捣厚涂敷之,以瘥为度。

治小儿尿灶火丹,发膝下,从两股起,及脐间,走入阴头,桑木根洗方。

桑木根五两。

上一味细锉,以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温洗,日五七度,即瘥。

治小儿尿灶丹,从踝及髀起,茅灰涂方。

茅草(屋四角者,取烧灰,研),鸡子白。

上二味,和调如糊涂之,以瘥为度。

治小儿朱田火丹,先发背,遍身一日一夜而成疮,棘根汤洗方。

棘根(锉碎)半斤。

上一味,以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温洗丹上,三五度即瘥。

治小儿赤丹,色纯赤,为热毒搏于气血,马齿苋汁方。

马齿苋。

上一味,烂捣绞取汁三合,空心温服一合,午晚再服,即瘥。

治小儿丹毒赤肿壮热,百医不瘥者,蓝青煎方。

蓝青(切)、竹沥各一升,生葛根汁(澄清)四合,蜜二升,寒水石(研)三两,山栀子仁二两一分,知母(焙)二两半,柴胡(去苗)、犀角(镑)、黄芩(去黑心)、杏仁(去皮尖双仁,炒)、赤芍药、羚羊角灰(研)、甘草(炙锉)各一两一分。

上一十五味,除研药并汁外,㕮 咀,以水五升,并竹沥,先煎去滓取三升,次纳杏仁、葛汁及蜜,微火煎成煎,每服半合至一合,米饮化下,日三。

治小儿月内发丹,升麻黄芩汤方。

升麻、黄芩(去黑心)、犀角(镑)、大黄(锉炒)、柴胡(去苗)、山栀子仁各半两,蓝叶(切)二合,石膏三分,甘草(炙锉)一分。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滓食后,分温二服,更量大小加减。(《圣济总录·小儿诸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