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夫一切丹毒者,为人身体,忽然变赤如丹之状,故谓之丹毒也。或发手足,或发腹上,如手大,皆风热恶毒所为,重者亦有疽之类也。若不急治,则痛不可忍,久乃坏烂,出脓血数升。若发于节间,便令人四肢毒肿,入于肠则煞人,小儿得之,最为急也。
治一切丹毒,热焮疼痛,金花散方。
郁金一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糯米三合。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用蜜水,调令稀稠得所,用鸡翎薄扫丹上,干即更涂。
治一切丹毒,恶气攻刺,身体赤肿,疼痛不可忍,宜用此方。
车前草、益母草、地胆草以上各等分。
上件药,烂研涂之,干即更涂。
治一切丹毒恶气,五色无常,不即疗之,痛不可忍。若坏皮肤,用大出脓血,或发节解,即断人四肢,此盖疽之类也。宜速治之方。
上捣大蒜或小蒜如泥,笔涂之,干即更涂,以瘥为度。
又方:赤小豆一升,羊角烧灰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末,以鸡子白和涂之。如无羊角,即单用小豆亦良。
治一切丹毒,走皮中,浸淫疼痛方。
蛴螬(研)。上以鸡子清调涂之,干即再涂。
治一切丹毒流肿方。
榆白皮末半两。上以鸡子白调涂之。
又方:上用地龙粪水和涂之。
又方:鼠粘草根(勿使见风洗去土)。上捣烂贴之,绞取汁饮之,亦良。
治一切丹毒遍身方。
芸薹子一两。上以酒一大盏,和研去滓,煎五七沸,不计时候,温服一合。
治一切丹毒方。
上用蛇衔草,捣取汁涂之。
又方:上用生地黄,捣取汁涂之。
又方:上用护火草,烂捣敷之。
又方:上用五叶草,烂捣敷之。
又方:上用浮萍草,烂捣敷之。
又方:上用豉,捣罗为末,以水调涂之。
又方:上用川大黄,捣罗为末,以水调涂之。
又方:上用栀子仁,捣罗为末,以水调涂之。
又方:上用黄芩,捣罗为末,以水调涂之。
又方:上用川芒硝,细研为末,以水调涂之。
又方:上用五叶藤,捣罗为末,以水调涂之。(《太平圣惠方·治一切丹毒诸方》)
夫小儿诸丹者,由风热毒气客于腠理,热毒搏于血气,蒸发于外,其皮上热而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也。若又不瘥,则肌肉坏烂。若毒气入腹,则杀人也。今以一方同疗之,故号一切丹也。
治小儿一切丹,毒大赤肿,身体壮热如火,已服诸药未损,宜服蓝青散方。
蓝青半两,寒水石一两,石膏一两,犀角屑一两,柴胡(去苗)一两,知母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半两,黄芩一两,栀子仁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赤芍药三分,羚羊角屑三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蜜、生蓝等汁共一合,更煎三两沸,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治小儿月内发一切丹,蓝叶散方。
蓝叶一两,黄芩、犀角屑、川大黄(锉碎,微炒),柴胡(去苗),栀子仁各一分,川升麻一分半,石膏一分半,甘草(炙微赤,锉)半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下竹沥半合,更煎三两沸,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治小儿一切丹,遍身壮热烦渴,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分,黄芩一分,麦门冬(去心)三分,葛根(锉)三分,川大黄(锉碎,微炒)一分,川朴硝。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治小儿一切丹,遍身赤痛,大黄散方。
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川升麻二分,黄芩二分,麻黄(去根节)一分,秦艽(去苗)一分,川朴硝三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治小儿一切丹,发无常处,体热如火烧,宜用升麻膏方。
川升麻、川大黄、景天草、蛇衔、栀子仁、寒水石、川芒硝、蓝叶、生地黄、芭蕉根、羚羊角屑、梧桐皮。以上各半两。
上件药,细锉,以竹沥浸一宿,明日漉出,却入锅中,用腊月猪脂一斤,于慢火上,熬一食久,承热,以绵滤去滓,候冷成膏,以瓷盒盛,旋取摩之,兼以膏如枣核大,以竹沥调服之。
治小儿一切丹,通用慎火草散方。
慎火草半两,紫葛(锉)半两,硝石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用冷水调涂之,干即再涂,以瘥为度。
治小儿一切丹,遍身体热,硝石散方。
硝石一两,乳香一分。
上件药,细研为散,以鸡子白调涂之。
又方:太阴玄精一两,白矾一分。
上件药细研为散,以水调涂之。
又方:上以浮萍草,研如泥敷之。
又方:上以蓝淀涂之,热即更涂。
又方:上取韭畦中土,以水调涂之。
又方:上用豉炒令焦,捣罗为末,以生油调涂。
又方:上取粟米,以水煮浓汁洗之。
又方:上取地龙,煮以水,研如泥,涂之。
治小儿一切丹,及诸毒肿方。
鼠粘草根(洗去苗)。上捣绞取汁,每服半合,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治小儿一切丹毒如火,绕腰即损人,宜用此方。
马齿苋。上捣绞取汁,涂之效。
治小儿一切丹方。
芭蕉根。上捣绞取汁涂之。
又方:上取蒴藋,捣绞取汁涂之。
又方:上以水苔,烂捣频频敷之。
又方:上以景天花,烂捣敷之。
又方:上以川芒硝,以水研涂之。(《太平圣惠方·治小儿一切丹诸方》)
夫小儿赤丹者,由风毒之重,故便赤也。初发疹起,大如连钱,小者如麻豆,肉上生粟,色如鸡冠,故谓之赤丹,亦名茱萸丹也。
治小儿赤丹毒肿,升麻膏方。
川升麻、白蔹、漏芦、川芒硝各一两,黄芩、枳壳、连翘、蛇衔各一两半,栀子仁二两,蒴藋二两。
上件药,细锉,以猪脂一斤半,入于铛中,以慢火煎诸药,令赤色,去滓,放冷以瓷盒盛,旋取涂之。
治小儿面身卒得赤丹,或痒,或肿起,不速疗之即杀人,宜用此方。
羚羊角屑八两。
上以水五升,煎至一升,绢滤去滓,入炼了猪脂五两,和令匀,摩之。
治小儿赤丹。
上取荞麦面,以醋和涂之。
又方:上以葛勒蔓轻磨破,以醋研诃黎勒涂之妙。
又方:上捣胡荽汁涂之。
又方:上唾调胡粉,从外向内涂之。(《太平圣惠方·治小儿赤丹诸方》)
夫小儿身上,或一片片赤色,如胭脂染,及热渐引,此名丹毒,俗谓之流。若因热而得者色赤,或因风而得者色白,皆肿而壮热也。可用一小铍刀,散镰去恶血。毒未入腹者可疗也。
治小儿心热,身上赤流,色如胭脂,皮肤壮热,升麻散方。
川升麻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犀角屑一分,黄芩一分,川朴硝半两,栀子仁一分,木通(锉)一分,玄参半两,甘草(炙微赤,锉)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治小儿赤流,热如火,宜用大黄散方。
川大黄(生用)半两,郁金半两,黄药半两,腻粉半两,猪牙皂荚(去皮子用)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生油调涂之。
又方:护火草汁三合,赤地利(末)一钱,腻粉一钱。
上件药相和,量儿大小,分减服之,良久泻下血片为效。其滓敷在赤处亦佳。
治小儿赤流,半身色红,渐渐展引不止方。
牛膝(去苗)一两,甘草(生用)半两。
上件药,细锉,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调伏龙肝末涂之效。
又方:川大黄(生用)一两,赤小豆(炒令紫色)半合,川朴硝三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鸡子清调涂之,干则易之。
又方:李子油三两,朱砂(末)一分。
上件药调如膏涂之。
又方:上以酱汁涂之。
又方:上以萝藦汁涂赤处,随手便瘥。
又方:上荞麦面以醋调涂之,不过三两上瘥。
又方:上以胡荽汁涂之。
又方:上用白矾一两,以水煮,冷暖折得洗之。
又方:上取烧粉家洗瓮水,涂之。
又方:上取红蓝花末,以醋调涂之。
又方:上以芸薹叶,烂捣涂之。
又方:砒霜(不限多少细研)。
上于砚中着水入霜,以墨浓研,用笔点涂之,良久,以冷水洗,后更涂,以瘥为度。
又方:上栝蒌根捣末,以醋调涂之,干即再涂。
又方:上糯米,水研如粥涂之,干即更涂。
又方:上粟米粉,炒令黑,以唾调涂之。(《太平圣惠方·治小儿赤流诸方》)
治痈疽发背,丹毒恶肿,时行热毒,发作赤色,瘰疬初发,头目赤痛,暴生障翳,吹奶肿痛。一切无名恶疮,虽觉所苦细微,不可轻慢,急服此药,并皆内消,更不成脓。若发背、痈疽已成脓者,当排脓,服之,直至脓尽。
漏芦(去芦)、麻黄(去根节)、升麻(锉)、赤芍药(生锉)、黄芩(去皮)、甘草(生锉)、白蔹(净洗)、白及(去须)、枳壳(米泔浸一宿,去白)各四两,生大黄一十三两。
上㕮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煎至一盏,纱帛滤去渣,空心,食前热服,以快利为度。病人更自量,增损服之,立效。(《太平圣惠方·吴直阁增诸家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