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千金》曰:丹毒一名天火,皆风热恶毒所为,入腹则杀人。其证由心火炽盛,热与血搏,或起于手足,或发于头面胸背,游移上下,其热如火,赤如丹砂,形如锦纹,其痛非常。凡自胸腹而散于四肢者,易治;自四肢而入腹者,难治。
【按】丹毒虽曰风热,而有胎毒之发者,十之八九,小儿最多,方脉无此。世有丹毒伤生而不知者,盖此毒每发于隐密[1]之处,倘父母不觉,遂致伤儿。大凡小儿头面四肢、胸背胁腋,忽有红晕一点,渐次散开,色如锦纹,外带黄色,即是火丹。速宜砭去恶血,内服沆瀣丹,庶不致内攻作搐;倘医者不知针砭,妄用搽敷,逼毒入内,必致作搐而死。每见丹毒之祸儿者,比比矣。
集成沆瀣丹 方见二卷胎病论。
磁锋砭法 法见四卷丹毒证治。(《幼幼集成·丹毒》)
小儿赤游丹毒,皆由心火内壅,热与血搏,或起于手足,或发于头面胸背,游移上下。其热如火,痛不可言,赤如丹砂,故名丹毒。凡自腹出四肢者易治,自四肢入腹者难治。治丹之法,先用辛凉解表,使毒渐消,方可搽敷;若先不解毒,遽用搽敷,必逼毒入腹,以致不救,小儿一岁以外者易治,未周岁者难治,治之得法,无论大小。予尝治百日内外火丹,从阴囊下起,按法治之,三日后阴囊蜕去一壳而愈。
小儿十种丹毒,如三日不治,攻入肠胃则不救。宜逐一辨认,依方治之,百不失一。
凡治丹毒,俱宜先服防风升麻汤,以解毒发表。次用磁锋针去其血,则毒随血散。至神至捷,百发百中。
防风升麻汤 总治十种丹毒。
北防风、绿升麻、黑栀仁、大麦冬、荆芥穗、淮木通、粉干葛、南薄荷、润玄参、牛蒡子(以上各一钱),粉甘草五分。灯心十茎,水煎,热服。便闭,加大黄利之。
瓷针砭法用上清瓷器,轻轻敲破,取其锋锐者一枚,将箸头劈破,横夹瓷针,露锋于外,将线扎紧,以瓷锋正对丹毒之处,另以箸一条,于瓷锋箸上轻轻敲之,其血自出,多刺更妙。毒血出尽,立时见功。
治丹若不砭去恶血,专用搽敷,十不救一。
十种丹证 一飞灶丹,从头项起肿,然后散开。先用葱白捣取自然汁,涂之效。
二走灶丹,从头项起红肿,痛苦异常。用红饭豆研末,鸡蛋清调涂。
三鬼火丹,从面部起红肿。用灶心土研为细末,鸡蛋清调涂。
四天火丹,从背上起赤点。用桑白皮切碎,焙干为细末,羊油调涂。
五天灶丹,从两臂赤肿。黄色起。用柳木烧炭研末,净水调涂。
六水丹,先从两胁起赤肿。用多年锈铁磨浓汁,猪油调涂。
七葫芦丹,先从脐下起。用尖槟榔切碎,焙干研末,米醋调涂。
八野火丹,先从两脚起红肿。用乳香去油研末,以羊油调涂。
九烟火丹,从脚背上起红肿。用猪槽下土研末,麻油调涂。
十胡漏丹,从阴囊下起红肿。用门槛下千脚土研末,羊油调涂。
更有胎毒重者,遍体皆是。速用芸薹子,即油菜子也,秤过一两,酒一大壶,和研滤去渣,取酒复煎数沸,不拘时温服一盏。
又方:芸薹菜,即油菜也。取菜叶捣烂敷之,随手即消。如无生菜,干者为末,水调敷。凡丹毒遍身,或连腰周匝,百方不能治者,惟此最神。(《幼幼集成·丹毒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