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这首诗是王勃送一位姓杜的朋友从长安到四川去任县尉,一改过去送别诗的酸楚,表达了诗人昂扬奋发的豪迈之情,爽健清新,有积极进取的志向。本诗为舒缓型节奏,第三联为高亢型渗入句。

【注意】

①城阙:指长安城,稳起,下行,要有壮丽宏伟的感受,稍有告别的心境。

②辅三秦:有三秦(关中之地,曾被项羽分为雍、塞、翟三个小国)护卫之意。“辅”接“阙”字继续下行,然后稍扬。“三秦”平起再扬,辽阔感。

③风烟:高起,要有遥远迷蒙的感觉,较开、较长。

④望五津:“望”字去声稍长、稍高,定向远望,不可低,不可短。“五津”,稍降,“五”为“前半上”,似去声,“津”字稍扬,缓收,带有“远去”“茫然”的感受。

⑤与君:较低,较近,似对面交谈,有亲切感。

⑥离别意:扬起,离愁浓烈,缓出口,似不愿说起,但尚未离开。“意”字下行,渐弱。

⑦同是:高强起,再稍降,有同心同德的感受,因即将离别,而更感“知己难求”。

⑧宦游人:因“为宦”而离乡背井,是常事,似乎“心有灵犀”,不必悲伤。“宦游”稍降,“人”字上行。

⑨海内:四海之内,广远而无定所。“海”字上声,似去声,下行。“内”为去声,继续下行。

⑩存知己:“存”字高扬,坚信如此,较强。“知”字平行,即接“己”。“己”字全上,下降再上扬,要有“推心置腹”“远近皆通”的感受。

⑾天涯:“天”字荡开,稍长。“涯”字稍降,仍稍长,更加辽阔广远。

⑿若比邻:“若”字下行,实在,不可虚飘。“比”字前半上,下行至“此处”“身边”的感受中。“邻”字上扬,有豪放感。

⒀无为:不必因为……“无”字扬起,“为”字再扬,有洒脱感。

⒁在歧路:“在”字沿去声下降,声轻,调短。“歧”字稍扬。“路”字再抑。有对歧路的蔑视,“微不足道”之感。

⒂儿女:接上句感受,二字均较短,稍降,有“一般人”“小儿女”之意。

⒃共沾巾:“共”轻出,稍长。“沾”稍降,稍强。“巾”字平行,甩开。有“泪湿罗帕”之意,内含“我辈岂可如此”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