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琵琶行》

12.白居易《琵琶行》

这首诗以两个人物“同是天涯沦落人”为纬,以“琵琶”为经,织就了一幅“平生不得志”的枫叶荻花秋月白的长卷,诗中有画,画中有乐,乐中有情,情中有泪。“琵琶女”是封建社会底层人物的代表,诗人是怀才不遇、被贬离京的知识分子的代表。身世不同,处境相似,强化了感情上的共鸣,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的共识。而这一切,均以音乐形象、内心怨恨的描述为艺术表现,达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朗诵时,要舒缓地营造氛围、表现心境,凝重地展现乐曲的隐喻、感悟。用多层次的转折、具象化的想象,引发起伏的心潮,丰富抑扬的语感。着重拓开词语,制造清冷的语境,轻巧喷弹以衬托琵琶的音韵。不必高声倾诉,不必哽咽述说。

这首诗本题《琵琶引并序》,《序》中却写为《琵琶行》,“引”与“行”均是乐府歌辞的一体。为了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录其《序》供参考:“元和十年,予左迁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宫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