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题乌江亭》

11.杜牧《题乌江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项羽自刎乌江的认识,显露出“败不必馁”的哲理思辨,志气昂扬,见识高远,胸襟开阔。为凝重型节奏。

【注意】

①“兵家”以胜败为常事,高起,再下行,表示雄韬大略。“不期”紧连,稍扬。

②“是”字,坚决肯定,扬起,接下面。“男”字高升。“儿”,气魄大,志气豪,保持上扬态势。

③“无颜见江东父老”,是自惭自愧之悔恨语,却无视“子弟”辈。“子弟”稍重,“多”字更加肯定,上扬,加长,“才”字再扬,“俊”字稍抑。

④“卷土”下行,先抑,“重来”上行,后扬。为欲扬先抑法。“重来”稍重,稍长,有马到成功之意。“未可知”,即“不是没有可能”,“知”字强于“未”字。

此诗启发人们,失败时要看到希望,不要一味后悔,而要坚定信心。历史上,多有反败为胜者,真正的男儿,能够忍受屈辱和羞耻。这一深刻哲理,要渗入字里行间,不可浮光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