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 古体诗以及词的朗诵

柒 古体诗以及词的朗诵

柒 古体诗以及词的朗诵

格律诗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因此,朗诵时既要符合格律,又要充分表达诗情、展现诗境,难度较大。但从另一方面看,格律诗有大体一致的规格,体现到有声语言上,基本上不大可能信马由缰、从心所欲,又比较好把握。

古体诗,包括乐府等,长短不拘,句式不定,可以较自由地抒情、叙事,韵律也不那么严格,掌握起来显得容易些,也正是这样,朗诵时就必须根据思想感情的变化,加以强化处理,表达的自由度大了,那功力和技巧也许更有它不可或缺的作用。

词,除了词牌的规定、韵律的要求、重叠对仗的格局之外,也有创作主体给予技巧处理的可能性空间。

古体诗和词的朗诵,也有其共性:

第一,开头要慢,不宜仓促出口,以便交代清楚“始因”,即人、事、物、景的基本状况和基本情调,如不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后面的词语就如断线风筝,令人摸不着头脑了。

第二,人、事、物、景有渐显和突显两类,要因词就义、由语生境,主次关系、浓淡分寸都要切实把握,不可囫囵吞枣、模棱两可。

第三,仍要坚持情动而声发,基调要对,语气要贴切,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比幅度、喷弹力度,以抑扬渲染氛围,以疏密显示变化,由内而外,切不可生硬、造作。

第四,必须有全篇的宏观控制,微观的细腻处理,二者缺一不可,既不要空泛笼统,又不要陷入细节,不知所终。

第五,如何朗诵,提示不可能太具体,应在前面训练要点的基本要领指导下自己琢磨,自己反复练习,找到恰当的处理方法。

第六,不必拘泥于标点,有时应一气呵成,有标点处可不停;有时揭示内涵,强调突出,又可在无标点处加以间歇,晓畅中有停顿,间歇时情思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