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2025年10月22日
42.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
叹此意、(恢复江山之意)
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山川险要)
浑认作、(竟然当成)
天限南疆北界。(南北边界,而非攻取之屏障)
一水横陈,
连岗三面,
做出争雄势。(其势如虎出穴,而非若穴之藏虎)
六朝何事,(六朝统治者做了些什么)
只成门户私计?(为少数人私利苟且偷安)
因笑王谢诸人,(借东晋大族,空言无行)
登高怀远,
也学英雄涕。(豪言洒泪,不思进取)
凭却长江,
管不到、
河洛腥膻无际。(中原人民呻吟于异族铁蹄下)
正好长驱,
不须反顾,
寻取中流誓。(学祖逖北伐,渡江击楫而誓)
小儿破贼,(淝水之战,谢安侄谢玄击败苻坚大军)
势成宁问强对!(攻势成,不必顾虑对方强大)
这首词是作者到镇江考察形势,向朝廷陈述抗敌策略时所作。多景楼在北固山上。全词正气凛然、雄心勃勃,借古论今,极言不应苟安,大声疾呼要乘山川之险破敌收复中原。朗诵时,要体会大将战前之英姿,信心百倍的豪情,胜利在握的判断,纵论古今成败的胸襟。语气高亢坚实,基调洒脱从容。
知识梳理
古体诗,包括乐府等,长短不拘,句式不定,可以较自由地抒情、叙事,韵律也不那么严格,表达的自由度大了,那功力和技巧也许更有它不可或缺的作用。
词,除了词牌的规定、韵律的要求、重叠对仗的格局之外,也有创作主体给予技巧处理的可能性空间。
古体诗和词的朗诵,有其共性:
第一,开头要慢,交代清楚“始因”,即人、事、物、景的基本状况和基本情调。
第二,人、事、物、景有渐显和突显两类,要因词就义、由语生境,主次关系、浓淡分寸都要切实把握。
第三,坚持情动而声发,基调要对,语气要贴切。
第四,有全篇的宏观控制,微观的细腻处理。
第五,反复练习,找到恰当的处理方法。
第六,不必拘泥于标点,有时应一气呵成,有标点处可不停;有时揭示内涵,强调突出,又可在无标点处加以间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