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组的筹备工作

第四节 灯光组的筹备工作

一、灯光组的工作

电影是光影艺术,光线运用具有营造氛围、塑造人物的功能。灯光组拿到剧本后,找出需要特殊情绪渲染的场景,与导演沟通,用什么样的光效符合戏剧表达。值得注意的是,光效不能抢戏,不能超出故事本身。

下面以几场戏中光效的运用为例。

卧室 夜内

一名杀手偷偷潜入女主角的卧室。

一把银色手枪对准熟睡的女主角。

别墅 夜外

一声枪响,乌鸦四处飞起。

女主角不满世俗家族婚姻的安排,多次奋力抵抗,羞辱未婚夫,得不到她的未婚夫决心毁灭她。为了自由,女主角决定过了当天晚上就和心爱的人一起私奔到其他城市过隐居生活

手拿银色手枪的杀手是自由爱情的毁灭者。处理这样的戏剧冲突时,灯光师会思考,夜晚的气氛,杀手出现在卧室内,怎么用光效来表达“毁灭者”的感觉?灯光师会把窗帘拉开一条缝,在窗外用灯光模拟出月光,让一束月光照射进卧室内,杀手进入卧室时举起的银色手枪正好被月光照到,让观众感觉到恐怖的杀伤力。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见在筹备期灯光组对于剧本分析的作用,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可以在剧本中每场戏的右侧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想法,如某场夜戏中,整体的光色温偏冷色,那么就要提前准备一些高色温的色纸来改变灯光照明的色温。虽然灯光没有绝对的布光法,在拍摄过程中需要随机应变,但只要前期分析过剧本,案头工作扎实,电影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视觉效果也可以呈现出来。

二、灯具的选择及费用

(一)灯具的分类

影视灯具按照其发射光束的特点分为两类:聚光灯和散光灯;按类型分为:钨丝聚光灯、镝灯、KinoFlo排灯等。KinoFlo排灯类似于家用的节能灯泡,但功率大小不一,从28W到200W都有。由于这种节能灯节能,发热量小,频率高,色温准,亮度高,成本低,最适合拍摄小电影或者群拍人物。好莱坞大片会在一场戏中使用上百盏KinoFlo排灯。KinoFlo排灯的亮度一般是26W,相当于100W白炽灯的亮度,与家用灯泡的区别是色温不一样,家用灯泡一般是6,500K的色温,而我们选用的一般是3,200K或5,500K白色光灯泡。市场上一些小众厂商生产的灯泡色温没有那么准确,由于色温表的价格昂贵,很多剧组不会去检验色温,所以我们租赁或者购买灯具建议选择大品牌。

过去排灯在摄影工作中被广泛使用,常常和亮棚配合使用。新型的节能灯产品大多配有各式各样的柔光箱或者柔光布,并且大多数都是大功率灯泡,用3个或4个甚至更多串联起来,被引入摄影市场中。这种灯的特点和节能灯比较相似,它的优点在于日光灯的光亮强,光线更加均匀,100W大约有800W的白炽灯的亮度,不需要使用柔光布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而后它被引入电影照明工作中,其中日光灯管式的三基色灯,在电影拍摄时被广泛应用于小场景照明。

两种灯具的技术差别在于整流器,进口的整流器在电压降和频率控制上要好于国产的,不过,如果拍摄速度低于1/200秒,国产的和进口的整流器差异不大。主要品牌有南光、利帅、Konova、Amnova、KINO、ARRI等,KINO和ARRI价格都较高,主要用于拍摄电影。

石英灯比普通灯泡寿命长,体积小,节电10%~20%。石英灯是使用石英做玻壳的灯,属于非专业的叫法,包括卤素灯和其他种类灯,卤素灯很多采用石英做玻壳。在影视灯中,国内的各大厂家基本上都有这类产品,功率大约在1,000W,可以调节光的强弱,还可以配专用的柔光箱。

另外,红头灯也是很好的选择,体积小,价格相对照相专用的要便宜,还有用来调节范围的叶片。有厂家已经生产出了配套的柔光箱。

HMI灯在我国叫镝灯、高频冷光灯、电子镝灯、镝灯、聚光灯,这类灯相对来说价格比较高,而且能耗比较大,开灯有一定的预热时间。国内电影市场空前发展后,镝灯的租赁费用也大大减低,目前在电影市场中被广泛使用。

镝灯一般有一个笨重的外置整流器(行业内称为“牛”),并且随着功率的增大体积也不同,优点是可以提供白色的(5,500K)高频高强度稳定光源,是现阶段较理想的影视灯具。还有一种聚光灯的灯泡是钨丝灯灯泡,它的色温是低色温黄光,同瓦数照明亮度远不及镝灯照明亮度,灯泡的耐久度和寿命也远不及镝灯,因为镝灯有一个外置整流器保护灯泡,突然断电不会伤害到灯泡,但钨丝灯的重量远比镝灯轻且费用低,是一些小型剧组广泛使用的聚光灯灯具。

表2-4 普用型镝灯价格租赁表[5]

续表

表2-5 普用型钨丝灯价格租赁表[6]

(二)灯光师劳务费用

根据影视市场的需求,灯光师的费用时高时低,电视剧灯光师(一个灯光组)的价格一个月9万~15万元不等,这个价位不包括行业内有名气的灯光师;电影灯光师与电视剧灯光师的收费标准不一样,按照电影拍摄23天来计算,灯光组一天的费用大概在5,000~10,000元,灯光组规模为10~20人。

影视布光有灯光标准,要达到这个标准,灯的数量就要对应相应的灯光组人数,即一个灯光师带9个工作人员,共10人。如果因预算不够而降低灯光组费用,就算制片组灯具充足,灯光组也不会使用全部灯具,因为灯的数量和灯光组人员数量成正比,布光工作需要一定的人力才能完成。

在选择灯光师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灯光师的简历写着自己拍摄的全是大片,但很可能他只是个灯光助理或者灯光小助,一个灯光助理的费用一天是300元左右。按照行规,灯光师都是整组打包的,整个灯光组一天多少钱,整部戏多少钱,有的灯光师喜欢人加灯一块打包,他会给你一个灯光清单,列出用什么灯来拍摄,但一定要关注他后期进组是否带全,否则会耽误拍摄进度和质量。还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灯光师时,不要拿着某个电影桥段问灯光师能不能做出这种感觉的光效,你问十个灯光师,答案都是肯定的,但其实这需要大量的灯具和人员配合。我们要根据灯光师给出的器材清单确定灯光组的人数,从而计算灯光组的预算。这里告诉大家一个节省预算的办法:和编剧沟通,把夜戏尽可能地调整为日戏,因为拍摄夜戏动用的灯具和人员要远远多于日戏。

三、灯光的辅助器械

1.色纸

色纸的作用是改变光的色温,需要直接用木夹夹在灯页上(因为聚光灯长时间照射后温度很高,用大力胶粘会不时脱胶),加上色纸之后,因为色纸的透光性,会有一定的亮度损失。色纸有很多的种类,镝灯的色温是5,600K,低色温或高色温都需要加不同的色纸。

2.柔光纸

柔光纸的作用是给人物补射面光,需要直接夹在灯页上,大功率的镝灯直射人物时,人物脸上的面光不柔和,会失去美感。硬光直射到演员面部时,阴影明显,而且额头眉骨高亮区有反光,暗部细节全部丢失。加入柔光纸后,脸部光亮柔和,没有反光,让演员看起来更自然。通常情况下,若要制造演员脸部夸张的光比,也会用柔光纸进行柔化,除非特别的戏份,比如邪恶的女巫杀死了美丽的公主后发出癫狂的笑声,这时女巫的脸部不会用柔光纸。图2-4右上角有两个顶光,用柔光箱罩起来,灯罩的部分装有蜂窝网,目的是起柔化的作用。

图2-4 电影《哈利·波特》拍摄现场

3.蝴蝶布

蝴蝶布的作用是柔化大面积的日光直射,这个在拍摄外景的时候最常用,主要是演员较多或演员表演范围较大时使用。如图2-5的背景布就是蝴蝶布。

图2-5 《奇葩县衙》拍摄现场

4.黑纸

黑纸的作用是控制灯光,灯光讲究三分打七分遮,黑纸就是遮的一种工具,还可以把黑纸卷成筒状聚集灯光,不过,最好的方式是用锡纸来聚光。在给环境布光时经常使用黑纸,环境光要求自然柔和,在分设光区时可以让画面更有层次,在kino上包裹黑纸,并延长黑纸的长度,尽可能地控制散射光,给环境打光的球灯也用黑纸包裹起来。有时候,把整个聚光灯全部包裹起来,在灯面打开一个小洞,就会形成一束聚拢光,用于给环境物品打点光。如图2-6,左侧背景处有四束灯光打在墙面上,这就是点光。

图2-6 电影《水形物语》拍摄现场

5.白旗

白旗和柔光纸一样,都是起到柔光的作用(如图2-7)。白旗在使用上不受灯形的限制,不管是聚光灯还是kino都可以用。白旗的厚度由固定在旗框上的柔光布决定,薄厚大小不一,其选择由需要的光比和灯形的大小来决定,这个我们在后期布光中会详细介绍。

6.黑旗

黑旗的作用主要是用来遮光,它是黑色材料,用金属框固定,魔术腿支撑,用于阻挡和塑造灯光形状。黑旗越靠近灯光照射的物体表面,阴影会越暗,边缘会更硬,当黑旗靠近光源时,阴影会变淡、变模糊。(如图2-8)

图2-7 白旗

图2-8 黑旗

图2-9 魔术腿

7.魔术腿

魔术腿又名C型腿,主要用来架黑白旗。在外景架白旗时,遇见大风的情况需要在魔术腿上压一定重量的沙袋,使魔术腿更加稳定。(如图2-9)

8.反光板

反光板的作用是反射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凡是能反射光的东西都可叫反光板。如,镜子、铝箔、银纸、白布、白墙等。铝箔的反射光强烈,白布的反射光柔和。如果在反光板上再涂抹颜色的话,那反射光就有色彩。

反光板是电影照明的辅助工具,用锡箔纸、白布、米菠萝等材料制成。使用阳光作为主要光源时,反光板必不可少,它主要起辅助照明的作用,有时也作主光使用。不同材质的反光板,可产生软硬不同的光线。常用的有米菠萝反光板(米菠萝材质是泡沫板),常用于供镝灯、钨丝灯等主光源反光,轻便且效果好,塑料泡沫材质因出色的反光性被大量用于电影布光工作。

四、灯位图的设计

灯光组的设计图,与摄影的分镜头脚本作用相似,即考虑的是如何进行艺术表达,如,气氛是暖暖的橙黄还是阴冷的蓝色?把氛围确定好,在实拍时才会游刃有余。

灯位图首先要基于场景的确认,看完场景后,可以对剧本设定的场景画一个平面图,标明灯位、投射方向、每个灯的用途,如每个灯是硬光还是柔光,以及人物的表演位置。

灯位图要求明确场景的气氛。氛围的设计要自然,可在场景中找寻发光源与自然光源,如窗户投射进来的光、烛光晚餐的烛光等。灯光是辅助剧情的,要依托戏剧内容,不能脱离剧情本身。

图2-10的场景为阶梯教室,戏剧内容是一个老师学生上课,场景气氛为日戏。按照这个图及戏剧内容,分析场景布光。日戏实拍时,无论是阴天还是晴天,场景中均会有自然光散射进入,确定场景中的光源位置,如何建立光区,是布光前的首要工作。

图2-10 教室场景灯位图

图2-10中自然光源从左右两侧六扇窗外投射进来,则灯光的主光源要模拟自然光源,从窗外模拟日光投射入场。如何区分光区?均匀的散射光让场景的明暗密度基本一致,所以要在场景之中制造出明暗关系,可以通过打光、遮光两种方式达到。

日光的散射光的亮度很高,需要用大功率的聚光灯压过日光散射光,如果预算不够,没有大功率的聚光灯,可以用遮光的方式,在窗外架设大面积的黑白旗遮挡。

每场戏中都会有主体人物,通过灯光我们也要把主体突显出来,一般情况下,主体的密度最亮、最明显。

回看自己的灯位图,可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光源在哪里?人造灯光是否真实?场景的光区是如何区分的?突显主题人物的灯位在哪?

五、确定灯光气氛的执行方案

我们以韩国电影《奇怪的她》[7]为例,说明如何确定灯光气氛。

市场 夜 外

吴末顺走到市场路口,停了一会儿后立马跑开了。

韩成佑追过去,但没有发现她。

一只鱼伸向了韩成佑的侧脸:你在找我吗?

韩成佑看到鱼后吓得退了几步。

吴末顺拿鱼指着他:你是谁啊?跟发情小狗似的跟我后头走啊!

韩成佑笑了笑,慢慢朝她靠近:你小姑娘家的,讲话真有意思,你可能没见过我,但是我见过你。

吴末顺感叹:年轻也真够累的。

韩成佑:什么?总之,咱们常遇见,就代表咱们还是有缘分的。

吴末顺做出打人的动作:缘分?你和我吗?哎哟,这啥话都说呢。

韩成佑:哇,很特别,和现在的女孩儿完全不同,我们去哪儿聊会儿吧!

吴末顺伸出鱼指向韩成佑:行了,趁说好话的时候,你哪儿凉快哪待着去吧。(吴末顺从他面前走过)缘分你个头啊!

韩成佑拉住她:那个,等一下。

但他不小心将她的衣服扯了下来。

吴末顺将衣服拉上,害怕地叫着。

吴末顺看到胡同里开来了几辆警车,招手大喊:哎哟,救命啊!吴末顺跑向了警车。

一个警察下车:出什么事了啊?

吴末顺指了指韩成佑,另一个警察跑过来抓住了韩成佑。

韩成佑:等一下,不是这样的。

警察:小姐,你认识这个男的吗?

吴末顺哭喊:不认识,哎哟,丢死人了。

韩成佑被带进了警车,他冲吴末顺喊道:小姐,电话,告诉我你的联系方式。警车开走了。

吴末顺恢复了平静。

这是一场夜戏,而且是外景,场景是市场的某一条街道,我们先确定场景的光源:首先街道有街灯,店门有招牌灯,店铺有发射出的散射光;其次考虑光区的问题,原有的城市街景存在光区,我们应该如何控制光区来配合场景;最后是突显主体,吴末顺和韩成佑的表演区是主要突显的地方。

图2-11 韩国电影《奇怪的她》剧照

场景的开头是韩成佑跟踪吴末顺,图2-11(1)中有一道比较强的散射光从高空打下来,图2-11(2)的左侧,韩成佑的肩膀有一道柔光把主体与背景画面隔离,其作用为突显主体。

两个演员在表演区内发生争执,灯光在表演区中安装了散射光,图2-11(3)的韩成佑,如果没有高色温的散射光突显,人物将与低色温的街景融为一体,这样画面就没有层次。图2-11(4)吴末顺的后景是高色温的底子光,为突出人物主体,灯光师在吴末顺的头顶布设低色温轮廓光。

布光时要考虑场景的整体性,否则会破坏画面,甚至会出现不接光的技术问题。结合这几幅图,人物光均在场景中较为突显,亮度要高于场景中其他环境的亮度,所以在光比的控制上,要注意人物与环境光的比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该戏份的布光思路:在原有的街景灯光基础上布设底子光,再调整环境中的光区,制造明暗关系(夜晚的街景,因为广告牌、店铺有照明,它本身存在一定明暗关系,需注意亮部不能强于主体,暗部不能死黑),在表演区找寻光源布设主光,将演员与环境分离,并突出演员。因为每个场景不同,环境不同,可以根据情况再加设轮廓光突出主体。图2-11(6)的轮廓光是模拟路灯从高空打下来的,要注意模拟路灯的低色温黄光是聚光,而且没有多余的黄光投射到韩成佑的脸上[如图2-11(7)]。每个架设的灯光都有自己的作用,我们要学会利用黑纸控制灯照范围。图2-11(7)是一个中景镜头,吴末顺有一个动作比较大的调度,吴末顺走出轮廓光灯光区,而且背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分界线,这说明轮廓光灯光区非常小。

结合《奇怪的她》的剧本,我们再来分析一场白天的内景戏。

潘玄哲办公室 日 内

朴氏:那个小姐真的是你妈妈。我知道相信我的话很不容易,但是要相信啊。

潘玄哲:那么之前你说见过的也是那个小姐吗?

朴氏:是啊,就是我的小姐,也是你妈妈啊!

潘玄哲握住朴氏的手:老人家。

朴氏:嗯,现在听明白了吗?

潘玄哲:是啊,还是早期,应该还有办法。

朴氏:对。会有办法的。血,抽血就行。

潘玄哲开始拨电话:那个,我大学同学,有一个在医院上班的,我问问他。金博士,是我啊,问你个事。年纪大概七十,不知道是忧郁症还是老年痴呆症,有点奇怪。都有吗?

这场戏有一些喜剧色彩,在灯光上主要以自然光为主。光源来自办公室的窗户,场景面积较小,可以从窗外投射高光进来,制造明暗关系,打出光比。

这场戏是两个对切的中近景镜头,图2-12(1)右侧有一束高光投射在书架上,图2-12(2)画面高光更加明显,模拟了日光的投射,制造了明暗关系。场景中,人物潘玄哲距离墙面非常近,这么近的距离,高光投射进来的聚光灯距离不够、高度不够,需要将聚光灯移至室外进行布光。(如图2-13)

图2-12 韩国电影《奇怪的她》剧照

潘玄哲的轮廓光来自窗户外的自然光,这让人物更加突出。人物面部的光比,一般不会使用“大平光”打在脸上,潘玄哲处于背光的位置,脸部的明暗关系大于朴氏。这里有一个细节,就是密度问题,如图2-12(1)潘玄哲背景的环境光是日光,日光的亮度是非常高的,在画面里,人物的面光却有着柔和的明暗关系,这是因为在潘玄哲的面前有两盏聚光灯给人物照明补面光,而且亮度高,平衡了屋内与屋外的亮度比。如果逆光的人物不补光,窗外景物曝光正常,则人物为剪影效果,如人物面部光曝光正常,则窗外景物过曝。

图2-13 高光投射灯位图

图2-14 图2-12(1)的灯位图

图2-15 图2-12(2)的灯位图

我们来梳理一下《奇怪的她》这场戏的布光思路:首先分析场景,这是一场办公室内的戏,场景是一个带窗户的办公室,办公室较为狭窄,空间小;其次确定光源在哪里,场景中的自然光源是窗户外的自然光,有一个人物处于逆光状态,我们需要追平光比;再次区分光区,场景被自然光的散射光照明,需要高光制造明暗关系,让画面更有层次;最后是突显主体,潘玄哲在表演时处于逆光状态,需要补面光把人物打亮。朴氏是顺光位置,因为潘玄泽在补面光时脸部有明暗关系[如图2-12(1)]人物右侧的脸为主光,所以需要在朴氏对面偏左位置补一个主光,制造脸部明暗关系。另外,朴氏处于顺光位置,脸部会过于明亮,需要在其对面架设柔光布,将他脸部的光均匀柔化(如图2-15)。朴氏的脸部存在明暗关系[如图2-12(2)],与潘玄哲明暗关系对应,并且光相对柔和自然。

因为镜头角度不同,所以画面成像的颜色、明暗会有误差。灯光要保证每个镜头里的画面整体光比是连接的,画面亮度相同,呈现视觉连贯的观念形态。图2-12(1)中的三个画面连续观看时,画面中演员脸部的光比衔接连贯,画面柔和。

《奇怪的她》这部电影的灯光讲究自然与柔和,没有戏剧化的灯光氛围,极具生活化。这是灯光师在读完剧本后定下的灯光风格,按照统一的风格完成影视光效。

灯光的风格可以变化,但灯光的来源、场景的明暗关系、光区的区分、人物主体的突出的基本原则并不会改变。下面以电影《奇怪的她》另外一场夜戏为例进行光效分析。

夜宵摊 夜 外

潘智河和吴末顺坐在餐桌前,潘智河给自己倒了杯酒。

吴末顺盯着潘智河看。

吴末顺(os):哎哟!不能喝酒的小屁孩儿这是干嘛呀!

潘智河:斗丽小姐,有没有和男人单独喝过酒啊!

吴末顺斜着嘴角,盯着潘智河。

吴末顺(os):你爹就是我和你爷爷喝多了出来的,臭小子。

潘智河看着一旁:有什么害羞的啊!都不敢正眼瞧别人。

吴末顺(os):哎呀!不看对方的是你啊,臭小子。

潘智河:我平生第一次,(抬起头看吴末顺)感受到刚刚那种感觉。

吴末顺(os):等一下,这是这小子他爷爷跟我讲的第一句话,哎哟!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俩是祖孙俩吗?怎么眼神都一样。

吴末顺看向一边。

潘智河:我有个请求,你一定不能拒绝啊!知道吗?

吴末顺有些害怕。

吴末顺(os):这个,不是那天晚上的台词吗?

(闪回)年轻时的潘智河爷爷:和我一起。

闪回结束

潘智河:和我一起......

(闪回)年轻时的潘智河爷爷:生活。

闪回结束

吴末顺突然站起来捂着耳朵大喊:不行,坚决不行,别说往我眼睛里倒沙子了,就算灌水也不行。不行。

周围的人都诧异地望着吴末顺。

潘智河有些失落:不行啊!说实话,在我们这种乐队里,确实太埋没你了。

吴末顺松开双手:什么?唱歌?(坐下来)你想和我一起做的,是唱歌啊!

潘智河:我组建了一个乐队,但是没有主唱。和她吵了一架,既没有主唱,又没有练习场地。

吴末顺:真可怜啊!还得愁家里的事。

潘智河:你怎么知道啊?

吴末顺(os):就是说啊,我怎么知道的啊!

潘智河:你说对了,我家里一堆烦心事,我妈妈得了心脏病,我爸爸和我姐姐觉得是我奶奶的责任,所以我奶奶就离家出走了。但那些全是我的责任,奶奶离家出走的事也是,我妈妈生病也是,都是因为我太逊了。

吴末顺:那个,貌似不是这样的呢!

潘智河:谁知道呢,斗丽小姐又不了解我。

吴末顺(os):你这臭小子,你的名字都是我起的。

潘智河:潘智河又算哪门子名字啊,名字也逊。

潘智河倒了杯酒,吴末顺抢过一口干掉:知道了,不就唱歌吗,唱就唱呗,我会唱的,组乐团吧,明天就开始练习,真是的。

潘智河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一场吴末顺与孙子的对手戏,充满喜剧色彩,奶奶误以为孙子要跟自己表白,实际上孙子是想邀请吴末顺成为乐队主唱。这场戏的场景有内有外,比较特殊,人物坐在蓝色的棚子底下,但带入了大面积的街景。所以像这样的场景,布光不仅要注意夜宵摊,还要注意外景的街道。场景中全是低色温的氛围,在突显主体时,灯光师加了一个高色温的灯管摆在摊位上,模拟摊位上的照明灯光。(如图2-16)

这场戏使用最多的是两个近景景别,人物脸上的蓝光很好地把人物与场景区分开。不论灯光如何变化,色温如何改变,都遵循一个道理,那就是光源的合理处理,比如在低色温氛围的夜宵摊用高色温的灯光制造出层次,突显主体人物,我们在设计灯位图时要懂得借用场景的某些物件合理布光。(如图2-17)

图2-16 《奇怪的她》夜戏剧照

图2-17 《奇怪的她》近景景别

六、常见问题

在拍摄中,常见的是场景限制问题,即在现场布光时没有灯位,无法实现前期的布光设计,这就需要根据现场的情况合理地调整。大部分初创者的灯具都是自己买的,常见的是led板灯和一些低功率聚光灯。在实景拍摄日戏的时候,布光之后没有很大的变化,这是因为低功率灯具的照明亮度远低于日光照明亮度,这时候就要采用“多遮少打”的方式对场景进行布光,用柔光布或黑布来柔化、遮挡散射光,让场景内的整体密度降低,以控制自然光配合人造光完成布光效果。(如图2-18)

图2-18 用“多遮少打”的方式布光

室外拍摄时,尽量不要选择阴天。因为阴天的积云好比一张巨大的柔光布,把太阳光柔化,射到地面的是均匀的散射光,没有明暗关系,所以室外拍摄时最好选择大晴天,但要避开正午阳光的垂直照射。选择有阳光直射的区域作为演员的表演区,使用柔光布柔化直射的太阳光,再用反光板反射太阳光到人物脸上充当面光。

比如朴氏和吴末顺的一场谈心的戏中(如图2-19)。在公园里,两人坐在一条长椅上。我们看第一个中景镜头,朴氏在太阳照射的光区里,背景地面上有树荫的阴影,后景的树林有阳光的照射,形成一个看起来非常舒服的明暗关系,户外也要有清晰的光区区分,并且遵循整部电影自然、生活化的风格。

日外场景,有充足的日照,不需要人造光,光源是太阳光,那光区该如何区分呢?这个时候挑选区域就很重要了,比如图2-19(1),灯光师找了一个有树荫的区域,选择了一个有漏光的点作为高光打亮人物表演区,把主体突显出来。日照的自然光比较强烈,因此用了大面积柔光布给人物进行柔光。图2-19(2)、(3)中的两个宽特写景别,人物脸上有明显的阴暗比例,高光部分相对柔和自然。

图2-19 韩国电影《奇怪的她》剧照

要点小结

布光基本要素

1.布光时人物发生走位调度,要根据人物的走位调度设计灯位,时刻牢记光源在哪里,是否可以拟造光源,光区如何区分,如何突出主体。

2.没有大功率的灯具时,灵活运用黑白旗进行遮光、柔光也是不错的选择。

3.避免出现现场无法完成的情况,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前期去实地看景,制作灯位图。

4.实景布光时,尽可能地把附件设备带全、各种型号的纱网、大力夹、脚手架等,方便在实景场地里吊灯、藏灯,因为受场地限制,不可能每个灯位都有空间架灯架、魔术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