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后期调色
调色是保证电影画面饱满至关重要的一步。根据影片的风格,确定色调的风格。经过一级、二级调色后,影片的色调基本形成,并充满独特的味道,这种味道就是电影的质感,可以唤起观众的情绪。只要你按照本节的讲解,耐心地一步步操作,你会惊喜发现自己的影片更加具有表现力。
一、 调色原理
影片调色的质感取决于拍摄素材的质感,拍摄素材的质感取决于前期摄影师的曝光是否准确,构图是否美观,灯光师的布光是否给画面的暗部、中间调、亮部提供了足够的照明,主体是否突出,布光的色温是否准确。
只有电影素材才能最终被调出电影感的色调,一个视频素材是调不出电影感色调的。后期调色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调光,市面上调色的软件有很多种,下面实例讲解的是达芬奇调色软件(以下简称“达芬奇”),它在电影调色领域的使用率最高。
(一)示波器怎么看
学习调色之前,我们要了解示波器的使用,示波器是在进行一级调色时用到的工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一级调色。达芬奇中的示波器一共有四个:RGB直方图、RGB分量图、矢量图和波形图。
RGB直方图是把画面从最暗调到最亮,峰值从0到100,代表对应明暗区域的颜色,峰值越高说明这个明暗区域的颜色越多,例如图4-23。直方图的峰值堆积在0~40之间,说明这个画面是一个偏向暗调的画面;峰值在90的明暗区域内的红色和绿色存在一些波纹,这可能是画面中演员脸上的高光区域。
RGB分量图分为三个通道,分别代表着红色、绿色、蓝色三种颜色。彩色就是由红、绿、蓝组成的,所以示波器也是由这三个颜色组合而成,它代表着画面中三种颜色的分布情况。
RGB分量图的左侧有一排数值是0~1,023,从低到高代表着从最暗到最亮的像素,红、绿、蓝占据的数值越大,代表着画面中的颜色层次越丰富。不要出现暗部过黑、亮部过白的情况,暗部的像素分布不能堆积在0以下,亮部的像素不要超出1,023。因为这两个极端是显示不出来的,暗部低于0以后是黑色,亮部高于1,023之后是白色,并记录不了任何的像素。
如图4-23,画面中左侧白人的背影被高光照射,0~896都有红色像素的记录,画面的中间部分墙面是暗蓝色,黑人演员的侧脸处于阴影之中,我们从分量图中可以看出只有0~384的像素记录。画面再往右,黑人的脸被高光照射,分量图的峰值又有0~896的像素记录。RGB分量图中的红色、绿色、蓝色并没有均衡分布,因为这个画面已经被电影调色处理过了,如果原始素材示波器中的红色、绿色、蓝色的峰值分布不均匀,说明这个画面的白平衡不准确,我们需要将它校准;如果原始素材的分量图分布均匀,说明这个画面的白平衡在拍摄时是严格测试过光照和色温的。

图4-23 电影《逃出克隆岛》剧照及其示波器(另见彩图17)
矢量图主要是展示画面颜色分布区域,图中有一道竖线,该竖线代表着人物肤色,人物的肤色要紧贴在竖线并微微翘起一点为最佳,矢量图中心点的白斑扩散越大代表着画面的饱和度越高。
波形图的Y轴从0~1,023代表着从最暗到最亮记录的像素,X轴代表整个画面从暗部到亮部的变化。
(二)达芬奇设置
点击进入达芬奇之后,我们再点开主项目设置,如图4-24,时间线分辨率更改为1,920HD,时间线的帧速为25帧,如果帧速不是25帧,可能是导入的第一个原始素材帧速就不正确。此时,把素材拖拽到媒体池中,会有一个窗口弹出:剪辑的帧率(速)与当前项目设置的帧率(速)不同(如图4-25),要更改时间线的帧速配合视频素材的帧速,当素材的帧速为25帧时,我们点击更改,在项目设置中就是25帧了。

图4-24 达芬奇软件设置
此外,如果导入XML文件时发现帧速不是25帧,那在达芬奇中也修改不了,因为之前在剪辑软件中时间线的帧速就没有设置成25帧。需要回到剪辑软件中更改时间线的帧速后,再输出一个XML文件导入达芬奇,达芬奇的时间线才能是25帧的速度。
帧速在项目开始之前就要设置准确,不然后期完成调色之后,如果时间线的帧速不对,那么输出视频时帧速是没有办法选择25帧的。

图4-25 达芬奇软件提示帧速不同
帧速设置完成之后,其他的参数全部保持默认,在导航栏中点击色彩管理,时间线的色彩空间选择709Gamma2.4(如图4-26),其他保持默认。如果对影片色彩要求更高,709Gamma2.4的色彩空间不能满足影片的需要,我们可以在主项目设置中把色彩科学改成Davind YRGB Color Managed,再回到色彩管理中输入色彩空间和输出色彩空间,就会发现它们已经变成了可以更改的状态,这时可以选择需要的色彩空间,如果你拍摄的电影要在互联网上播出,可以选择SRGB的色彩空间。

图4-26 达芬奇软件色彩管理设置
(三)调色基本工具
达芬奇中的色轮分为三种形式:一级校色轮、一级校色条和log校色轮。一级校色轮和一级校色条调整的是整个画面,log校色轮调整的是画面的局部细节。当调整一级校色轮和一级校色条时,整个画面都会发生变化,调整暗部时中间调和高光也会发生改变;当调整log校色轮的暗部时,中间调和高光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所以无论是一级调色还是二级调色,有一些局部需要微调时,会使用log校色轮进行调整,大幅度调整时使用一级校色轮和一级校色条。每种工具都能满足调色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工具是为了方便初创者更方便快捷地进行调色工作。(如图4-27、图4-28、图4-29)

图4-27 达芬奇软件一级校色轮

图4-28 达芬奇软件一级校色条

图4-29 达芬奇软件log校色轮
一级校色条一般在调整白平衡时使用较多,因为它直接改变了画面中不同区域的三色通道。一级校色轮则需要通过色轮中心往不同颜色的偏移来完成颜色的调整,当需要对画面中的一些局部区域或者人物进行色偏的处理时,一级校色轮就比一级校色条要方便,通过中心点往需要的颜色偏移即可。
二、调色步骤
(一)一级调色
一级调色是影片调色的第一个步骤,主要工作内容有:饱和度、曝光、对比度、白平衡,并且要匹配镜头。摄影师在现场拍摄时可能会出现个别镜头的曝光与其他镜头不匹配,且光照及角度问题会导致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白平衡有变化,这些问题都需要调色师在一级调色中全部校正,为二级调色做好铺垫。
1.饱和度
log格式拍摄的素材是灰色的,但它并不是没有记录颜色,只是隐藏起来了。我们第一步是还原这个素材的709色彩。在还原709色彩时需要用到一个名为lut的工具,每一个器材厂商都会为自己品牌的摄影机研制专属的lut,所以在影片拍摄时,要记住摄影机的型号。
打开达芬奇后在节点处用ALT+S创建新的节点,可以一次性创建三个并行节点,第二个节点选择3Dlut,这个素材是使用佳能C300MakeⅡ代拍摄的log3素材,所以在还原709色彩时,我们选择的是佳能log3的709lut。如图4-30、图4-31,素材从灰色的画面变成了有颜色的画面。

图4-30 电影《日心说》素材套底(另见彩图18)

图4-31 电影《日心说》素材套底完成(另见彩图19)
2.曝光
观察示波器的分量图,各通道都已经触底,表明这个画面的曝光不足。调整画面曝光时我们需要用到一级校色条(如图4-28)。Lift代表画面的暗部区域,Gamma代表画面的中间调区域,Gain代表画面的亮部区域。每一个模块都有四个竖条,最左边的白色竖条用于调整明暗,红色竖条用于调整该模块下的红色通道,绿色竖条用于调整该模块下的绿色通道,蓝色竖条用于调整该模块下的蓝色通道。
图4-31显示素材曝光不足,暗部已经触底,我们可以调整Lift的白色竖条。在节点中选择第一个节点进行调整。第一个节点现在还是灰色的状态,log格式下的灰色状态只有调整视频的曝光,才能获得更多的宽容度,如果在套上lut的第二个节点进行调整,是不能获得当时现场拍摄时log模式额外记录的画面细节的。
如图4-32,拉高Lift的曝光之后,画面中演员的黑色衣服就显现出来,解决了图4-31中演员的黑色衣服过黑的状态。

图4-32 电影《日心说》素材拉高暗部曝光(另见彩图20)
3.对比度
整个画面颜色的分布只堆积在0~512级这个区域,对比度不够,画面的细节层次就不够。通过调整Lift暗部、Gamma中间调、Gain高光,把RGB拉宽,尽量涵盖更多的亮度级。
通过改变Lift、Gamma、Gain的曝光,我们把画面的对比度拉高,得到了颜色更为明亮、层次更为丰富的画面(如图4-33)。调整对比度时以不破坏视频画质为基础,观察分量图中的暗部区域,刚刚触底即可,俗称黑电平触底,亮部不要超过1,023,把RGB控制在0~1,023的范围之内。
4.白平衡
图4-31中的709色彩还原后,白平衡是不准确的,因此在直方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红色的通道明显高于绿色和蓝色的通道。用一级校色条通过调整Lift、Gamma、Gain的三色条还原这个镜头的白平衡。大幅度调整在第一个节点,细微的小调整在第三个节点。
图4-34为调整过的白平衡,我们在示波器中可以观察到,RGB的颜色分布相对均匀,只有红色通道中存在一个很高的波纹,对应画面是左上角的前景。白平衡的校正最能考验创作者的基本功,不能完全依靠示波器,示波器只是起监看作用以帮助创作者更准确地还原色彩,创作者还是需要学会用肉眼观察画面有没有偏色。

图4-33 调整曝光、对比度的《日心说》电影素材(另见彩图21)

图4-34 调整白平衡的《日心说》电影素材(另见彩图22)
按照以上步骤对影片中的所有镜头进行一级调色,完成后再进入二级调色。
(二)二级调色
学习二级调色之前我们先看一组电影画面和矢量图的关系。矢量图中的R代表红色、Y代表黄色、M代表紫色、B代表蓝色、G代表绿色、C代表青色。
观察这两组画面与矢量图的关系,会发现几组画面存在一个共同规律:不管是国产电影还是好莱坞电影,电影画面颜色的分布都在冷暖分割线上。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在二级调色时要控制画面颜色的分布。(如图4-35、图4-36)
一条外景素材无疑是有很多颜色的,但经过调色处理之后,它的颜色就会趋于简单。把画面中的颜色控制在冷暖分割线上,将绿色、纯蓝色、紫色、大红色的饱和度压低,让画面的色彩变得干净。
有两种方法可以将颜色分布控制在冷暖分割线上,一是通过手动调整,二是通过套用lut的方式。

图4-35 电影《钢铁侠1》剧照及矢量图(另见彩图23)

图4-36 电影《青春逗》剧照及矢量图(另见彩图24)
在一级调色后的第三节点再新建一个节点,右键选择套用lut,这个lut是调色大师按照人眼视觉的冷暖分割线调好并封装的,和器材厂商为自家摄影机设计的lut是一个道理。达芬奇中预设的lut种类比较少,想要更多调色风格需要到互联网上下载。
案例精选
如图4-37,选择橙青调lut套底《日心说》电影素材,套上lut之后,图4-38的画面变得有电影感,观察其矢量图,我们发现矢量图分布非常干净且在冷暖分割线上。因为lut的设计不是完全根据我们拍摄的素材而调制的,所以第四个节点套用的lut的色彩过于浓郁,我们可以在第四个节点的调色导航栏中一键输出更改它的数值,数值越小lut的色彩越淡,如图4-39。

图4-37 选择橙青调lut套底《日心说》电影素材(另见彩图25)

图4-38 套底完成的《日心说》电影素材及矢量图(另见彩图26)

图4-39 达芬奇软件中Gain键输出(另见彩图27)
如果在第四个节点套用lut的时候,出现人脸非常黄、环境非常暗等问题,是因为在一级调色时,白平衡没有校准。图4-40只是在第二个节点上还原了709色彩,并没有做一级校色处理,创作者直接在下一个节点套用了橙青调的lut,导致画面偏暗,且暗部细节全部丢失,RGB分量图中也显示画面出现了黑切。
套用lut调色时,一级调色很重要,如果一级调色没有调好,镜头与镜头之间存在色差,那么在二级调色套用lut时,就会出现画面偏黄或者偏蓝的情况。(如图4-41)

图4-40 没有一级校色的电影《日心说》素材(另见彩图28)

图4-41 电影《日心说》素材套用橙青调lut后画面偏暗(另见彩图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