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目标

1.3 目标

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建立较为精准的决策机制,最大限度地掌握决策信息,不断提高决策的精准性、科学性和预见性是提升政府宏观决策能力的重要途径[22]。政府决策能力是现代政府的核心能力,对于保障政府有效履行职能增进和维护公共利益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推进政府宏观决策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是满足人民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必要途径[23]

政府在宏观决策过程中,通过掌握充分的决策信息,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精准决策,做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不断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面向政府宏观决策智能化服务力争达到以下目标。

(1)推动政府业务协同

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促进政府各部门间协同治理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政府宏观决策需要构建协同型政府,为此不仅要实现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同,还要实现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24]。所以政出多门、条块分割、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现实问题,都是政府宏观决策的阻碍。在增强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数据的共享、互联互通,有效减少政府间的博弈,保障政策的有效落地,而且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明确权责归属,避免不同部门间相互扯皮的现象,提高公共治理的能力。

(2)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面向政府宏观决策的智能化服务中,很多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手段为政府全面了解社会现象、深入体察公众诉求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25]。借助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将政府工作人员从冗杂的办事流程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加深入了解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点问题,从而集中精力发现问题的关键“痛点”,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3)更好地建立“责任政府”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强调不同利益诉求需要协商解决,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可见,党和国家一直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非常重视,响应党和国家的要求,优化促进政府宏观决策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将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宏观决策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新的动力[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