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数据资源
作为支撑政府宏观决策智能化服务的基础,其数据的来源主要来自各政府部门所用的政务信息资源。政务信息资源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政府相关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具体政务办理过程中所产生或接触到的各类信息资源,它既包括政府部门的内部文件,也包括政府工作开展过程中依托第三方平台管理、采集、存储的各类社会资源数据,其数据结构表现更加复杂。根据行政惯例,政务信息资源可以分为内部数据资源以及外部数据资源[107]。
1.政府内部数据资源
政府内部数据资源主要有四大来源:政府网站所产生的数据资源、政府业务系统所产生的数据资源、专项数据资源以及政府工作中的存档、归档数据资源。政府网站所产生数据资源主要包括线上网站实时刷新所产生的前后端数据以及网站用户访问行为所产生的网络日志数据等。政府业务系统所产生的数据资源主要来源于各政府部门所建立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或者信息化工程项目在运转过程中所形成的多样化信息资源。专项数据资源与前两种资源有较大区别,是专门领域中所采集、检测的数据,通常呈现非结构化特征,如政府工作人员执法过程中产生的音视频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城市气象数据等。政府工作中的存档、归档数据资源主要是传统的线下政务管理和服务过程中以特定形式记录和保存的各类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等,通常存放在政府档案管理部门手中。
2.政府外部数据资源
政府外部数据资源主要涵盖了社会信息数据资源和互联网信息数据资源。社会信息数据资源是由大量社会组织产生的数据信息所组成的,这些组织包括:科研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以及其他民间组织,他们掌握着科学理论研究、行业信息、经济运行等众多数据资源,已成为政务信息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信息数据资源主要是因特网所包含的各类相关信息,政府有关部门履行职责需要大量网络信息作为理论支撑,它来源于各大社交网站、自媒体平台、移动客户端等。政务外部数据相比内部数据的构成更为复杂,同时也能挖掘出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