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数据库、联机分析技术提高了政府宏观决策的能力

2.1.2 数据库、联机分析技术提高了政府宏观决策的能力

20世纪90年代,政府信息化发展走进新的时代,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这就对政府信息化发展提出新的要求[30]。这一时期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DW)、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OLAP)Processing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支持了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加速推动了政府信息化的转变[31]

1999年发起的“政务上网工程”,主要围绕网络建设、应用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三方面展开,已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以“金桥”“金卡”“金关”和“金税”等一系列以“金”字头为代表的政府信息化基础建设[32]。各级政府办公自动化以及一些地方和城市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成效[33]。如深圳已率先在全国建成了深圳信息网,构筑起全市政府部门统一的公共通信网络平台,能提供包括公共交换、虚拟专网、电子公务、市领导办公、应急指挥、多点电视会议、接入和信息发布、数字视频广播等在内的多种服务[34]。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构架的我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的枢纽框架也初见成效[35]。三网,即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政府内网);国务院办公厅与各地区、各部门连接的办公业务网(全国政府专网);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公众信息网(政府外网)。一库,即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36]。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广东、海南等省市还通过信息港和数字化城市工程实现了本地三级政府专网互联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数据库[37]。信息网和数据库的建立,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技术和信息支撑,政府宏观决策智能化服务发展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