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延展心态转变
2025年10月20日
向延展心态转变
伊森·彼得斯、菲尔·汉森、鲍勃·科尔林、珍妮·道森,他们拥有不同的身份背景,却都选择了延展,都培养并传播了以少为多的信念。伊森·彼得斯的心理所有权意识促使他把劣质产品变成畅销产品。菲尔·汉森欣然接受自己的身体和物质缺陷,逼迫自己以更加创新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鲍勃·科尔林在最大限度上践行了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勤俭节约的品质,他还把节俭的理念带到员工和顾客那里,打造了一家极为成功的、股票表现极为优秀的公司。珍妮·道森变废为宝的经历也表明,哪怕我们身边看起来最不起眼儿的东西也可能具有巨大的价值潜力。
在一般人看不到任何价值的地方,延展者往往能发现其美丽与丰饶。很多时候,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事物的接触、对事物的利用都只停留在了表面。我们把自己牢牢地锁在了传统的局限之内,看不到其他可能。通过培养延展的心态,我们可以让自己手中的资源发挥出非凡的潜力。这需要我们看到资源中深藏的尚未被利用的价值,竭力发掘手中资源的潜力。一旦我们转变了心态,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一些延展的技巧了——现在我们就可以开始了。
【注释】
[1]第一名是联合健康保险公司(UnitedHealthcare)。
[2]科尔林的节俭与他对他人的慷慨是并行不悖的。他支持了数项公益事业,而且通常是匿名支持。2001年,他为员工发放了股权奖励。科尔林没有采取稀释现有股权所有者股份的通常做法,而是拿出自己780万股份的2/3,分给员工作为股权奖励。
[3]严格来讲,我们评估的是一种单位身份——员工对其在店铺的身份的认同程度。研究发现,单位身份与心理所有权概念相似,因为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往往意味着心理所有权意识。例如,在对员工的问卷调查中就有一个与之相关的描述:“在谈到店铺时,我通常会说‘我们’而不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