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说不

直接说不

在我小时候,电视上到处都是“直接说不”(Just say no)的宣传语。在一次学校访问活动中,有一个孩子问南希·里根,如果有人递给你毒品,你该怎么做。第一夫人给出了著名的回答:“你直接说不。”这句话从此流传开来。

对追逐者来说,获取更多资源就像是某种瘾。他们养成了这种对获取更多资源的不健康的依赖性,而这正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拥有更多的资源=取得更好的结果。

但当我们改变自己的心态,更充分、更合理地使用资源时,我们就能意识到,如何使用自己拥有的东西,远比资源本身更加重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更容易对更多资源说不,转而注重发掘自己已有资源的价值。

1957年,作家西奥多·盖泽尔因为和别人打赌,开始写一本书。他的编辑贝内特·瑟夫下了50美元的赌注跟盖泽尔打赌,赌他不能只使用50个特定的单词写成一本书。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限制条件足以让他们崩溃。他们会要求使用更多的词汇。但对盖泽尔来说,这些限制条件却让他释放了自己的写作才华。对无穷无尽的单词说不,让他能使用的词汇显得更加突出,这促使他利用这些有限的单词进行创造性的写作。最后,盖泽尔以“苏斯博士”的名义写出了他最成功的一本书,即轰动一时的《绿鸡蛋和火腿》。[1]

你可以试着摆脱传统的“如果我有这个,我就可以……”的思维方式,尝试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直接对更多资源说不。再进一步的话,你甚至可以要求自己使用更少的资源——“如果我没有这个资源,我可以……”

你可以有意减少项目团队的成员,或把最后期限提前,或是控制项目预算,比如只用冰箱里的食材做一顿特别晚餐,抑或只花25美元策划孩子的生日晚会,所有这些都需要你首先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是少了某些额外资源就做不成的。

那些我们认为必须具备的资源往往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这正是本书介绍的许多延展者领悟出来的道理。他们缺少其他人依赖的资源,所以不得不求助于延展的思维。例如,迪克·云岭缺少其他大啤酒商拥有的营销预算,艺术家菲尔·汉森也没有一双不颤抖的手。他们所面对的制约因素让他们别无选择,最终引导他们明白了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也能取得更多的成就。我并不是在说,我们也得面对这样的生理限制或经济限制才能认识到延展的力量。通过对更多资源说不,我们实际上是在培养一种全新的工作生活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