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性计划
第8个练习和第5章的内容有关。在第5章,我们使用了两个音乐方面的比喻,用来描述两种截然不同的有关工作、组织机构和生活的思维方式。我们大多数人都更为习惯演奏交响乐:我们会先计划,再行动。用这种办法,我们也的确做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熟悉的常规惯例,加上手中握着的实实在在的计划,这些可以让我们感到安心,但我们也要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演奏交响乐,就是要在开始做任何事情之前,把一切都先计划好。少了计划,我们就什么也做不成。
爵士乐表演者不喜欢计划,更青睐即兴创作。采用爵士乐式的思维方式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加自然而然地采取行动,做出回应。一旦开始,我们就不再担心计划或必须遵守某个方案,而是会从自己的行动中不断观察和学习。虽然我们会犯错,但错误也会成为促使我们进步的宝贵机会,而不会给我们带来偏离计划的压力。著名的爵士音乐学家迈尔斯·戴维斯就很擅长以演奏中的错误为出发点探索新的乐章,而不是把错误当成需要纠正的偏差。
要像演奏好爵士乐一样做好一件事,就要把计划和行动的位置颠倒过来,即先行动,再计划。组织学学者卡尔·维克曾提出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在我听到自己说的话之前,我怎么知道我是怎么想的?”他的意思是说,我们通常需要先反思一下自己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然后才能清楚自己的想法。而计划剥夺了我们仔细反思的机会,因为有了计划,我们就会倾向于立即进行下一步,只关心有没有按照计划行事。
尝试不做计划就开始一个项目、达成一个目标、来一次旅行或离开家一天。记录下你每天的行为,但要在一天即将结束时再记录。就这样不间断地记录,直到你完成了自己的项目、目标、旅行或过完了那一天。最后,你的日记就是一张记录了你所有行动的一览表,也就是我在本节标题提到的“回顾性计划”。
抽出时间,好好研究下自己的回顾性计划,把它和一般的前瞻性计划做一下比较。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新东西?你的行动是否变得更迅速了?没有提前计划给你带来了多大的损失?又给你带来了多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