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民俗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对社会的和谐文明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本书以1993—2021年这近三十年间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中1953篇中文学术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并借助Citespace5.7.R2绘制出知识图谱,对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的期刊发文量、研究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研究聚类、研究前沿、研究发展脉络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全面把握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对民俗体育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与探究。这将有利于更多的学者了解当今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科研水平、研究主体与研究热点、研究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指出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提供意见与建议,为我国民俗体育未来更好的发展和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借鉴。本书通过对民俗体育的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1993—2021年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的中文学术期刊发文量呈波动变化特征。1993—2002年,期刊发文量少之又少,研究力量较为薄弱;2003—2005年,期刊发文量有了缓慢的提高,发展速度仍然较为缓慢;2006—2014年,我国民俗体育期刊发文量到达了鼎盛时期;2015—2021年,学术期刊发文量呈现在相对较高水平的上下波动状态。我国民俗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按时间节点可分为四个阶段:1993—2002年为概念重拾发展萌芽阶段;2003—2005年为经验引进和逐步探索阶段;2006—2014年为国家策略引进和发展热潮阶段;2015年至今为发展稳定成熟与创新阶段。

(2)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出现了较为突出的领军人物,并且形成了联系较为密切的合作团体,但是南北分布不均匀,以南部合作团体居多,作者总发文量较高,但是缺乏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核心期刊论文,部分高产作者在民俗体育研究领域中昙花一现,使得民俗体育研究领域学者多样性、全面性、“普遍开花”的局势受到遏制。

(3)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出现了较为突出的代表性机构,机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协作关系,但是南部机构普遍高于北部机构,造成机构间发展不均衡,核心期刊发文总量与期刊发文总量相差甚远,这也凸显了我国民俗体育核心机构研究团队少、规模小、研究较为散乱的问题。

(4)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关键词凸显程度较为明显,研究内容多样化,关于我国民俗体育关键词研究范围较广,研究领域较多,研究方向较为集中。具体内容包括:地方性民俗体育、城镇民俗体育、农村体育、民俗体育活动等均以民俗体育关键词展开;受全球化思潮的影响,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新时期的研究热点;我国民俗体育相关研究领域与民族传统体育相互关联,并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保护;随着人类精神文明以及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放松的需求;民俗体育逐渐进入与学校体育相结合、与群众体育相结合、与全民健身相结合等的萌芽阶段;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地域性特征的出现,同时也是由农村走向城镇的一次变革;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的学者在对民俗体育进行研究的同时,对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等概念做了辨析。

(5)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主要包括“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发展”“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旅游”8个大的聚集环。通过整合,最终得出,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知识图谱视角下的研究热点主要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俗体育旅游;民俗体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传统体育、民族体育、民间体育的概念与关系;全民健身与民俗体育;民俗体育变革;具有地域特征代表性的民俗体育文化等7个方面。

(6)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关键词聚类分析通过将关键词聚类进行重新汇总,可划分为17个聚类群,其关键词聚类研究热点主要为民俗体育的概念、内涵及意义,贵州与广西等地的炸龙节,民俗体育发展对策,村落体育中的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困境与发展路径,民俗体育的价值观念,民俗体育的特点,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体育的融合,民俗体育项目,新时代背景下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课程的融合,民俗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发展,田野调查法对民俗体育的探究,民俗体育发展路径,民俗体育文化,民俗体育的传承与保护,海洋民俗体育,民俗体育的策略研究。

(7)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前沿分析主要分五个阶段,分别为:“群众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乡村振兴”是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突变强度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3个前沿研究领域;2013年民俗体育研究前沿“徽州”;2016—2017年间,民俗体育研究前沿“客家采茶舞与茶文化”;2018年民俗体育研究前沿“新时代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迁”;2019年民俗体育研究前沿“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民俗体育的发展路径与民俗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8)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1993—2002年概念引进与经验探索阶段;第二阶段,2003—2008年民俗体育发展多样化阶段;第三阶段,2019—2017年民俗体育传承与保护阶段;第四阶段,2018—2021年新时代国家政策引进阶段。

最后对本书做出总结,认为在知识图谱背景下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发展并不完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认清发展趋势,把握机遇,培养后备人才,完善制度配套体系,实现民俗体育飞跃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