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体育研究机构研究时长分析
机构研究时长体现着该机构在此研究领域的研究深度和持续性特征,同时也可以展现该研究机构所在的学者的研究水平。通过发掘各机构的研究时长与研究年限范围,一方面,能够体现出该机构在此阶段研究年限的所产生学术影响力,同时展现出机构的影响力与文化底蕴,以及对该学科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通过对该机构的研究时长与研究范围分析,并与研究成果做对比,了解机构研究水平和深度。鉴于此,本书引用中国知网(CNKI)中文学术期刊论文1958篇,通过筛选最终确定1953篇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Citespace5.7.R2可视化软件对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机构研究时长与研究年限范围进行数据分析,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最终选取前38所研究时长较长的高产机构为研究对象,按从高到低依次排序进行分析描述。通过分析,发现所得数据部分出自同一所机构的不同院系或者是同一所院校的改名等。(见表5-3)经统计,共有413所机构对我国民俗体育相关领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通过对机构研究时长、机构研究年限范围、机构研究成果、机构信息查阅等基本信息概述,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我国民俗体育研究机构研究时长的特征:
1.从机构研究时长分析。我国民俗体育研究机构研究时长总体较长,排在前三名的研究机构分别为江西师范大学(各院系)、福建师范大学(各院系)、集美大学(各院系)和山西大学(各院系),研究时长分别为18年、17年、16年,紧随其后的作者分别是赣南师范大学(各院系)、厦门大学(各院系)、莆田学院(各院系)和北京体育大学(各院系),研究时长分别为15年、14年。通过统计发现,其中研究时长≥10年的研究机构共有24所,占本节研究对象总数的63%,占机构总数的5.8%。由此可见,在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中,从机构研究时长分析,主要代表性机构有江西师范大学(各院系)、福建师范大学(各院系)、集美大学(各院系)、山西大学(各院系)、赣南师范大学(各院系)、北京体育大学(各院系)等二十多所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对该领域关注时间较长,为我国民俗体育研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力量支撑。
2.从机构研究年限范围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各院系)研究年限范围为2003—2020年;福建师范大学(各院系)研究年限范围为2005—2021年;山西大学(各院系)研究年限范围为2006—2021年;北京体育大学(各院系)研究年限范围为2007—2020年;莆田学院(各院系)研究年限范围为2008—2021年;黄山学院(各院系)研究年限范围为2009—2021年;湖南师范大学(各院系)研究年限范围为2010—2021年;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研究年限范围为2011—2021年;山东财经大学(各院系)研究年限范围为2012—2021年;滁州学院(体育学院)研究年限范围为2013—2020年等。通过研究发现,在2003—2021年间,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机构间的研究年限范围呈现出阶梯式增加的趋势,存在着较多资深且研究水平较高的研究机构的同时,也有新兴研究机构的出现。与此同时,研究机构的研究年限与机构发文量成正比,表明我国民俗体育研究机构的结构较为完善,存在着师范类院校、体育类院校、综合性院校、民族性院校等具有领军地位的科研机构。
3.从机构研究成果分析。在高产机构中,影响年限较长的有江西师范大学(各院系)、福建师范大学(各院系)、集美大学(各院系)、北京体育大学(各院系)、山西大学(各院系)等几十所研究机构,其机构发文量、研究时长和研究年限范围呈阶梯式上升趋势并与其研究成果成正比。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成果较多的几所机构中,如南京师范大学(各院系)研究年限为2010—2018年,其发文量较高,达20篇,在机构期刊发文总量中排名第15位,其中包括核心期刊12篇,但是其研究年限仅为9年;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研究年限为2008—2014年,发文量为15篇,研究年限仅为7年。此外,从这些影响时间较长的机构的发文量来看,部分机构发文量较低。例如,山西大学(各院系)研究年限范围为2006—2021年,研究年限为16年,总发文量为15篇,其中包括核心期刊5篇,相对其他高产机构而言,山西大学产量较低,且具有含金量的期刊论文占比较少。由此可见,在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中,存在着资深的具有影响力的领军机构,能够较长时间地从事民俗体育相关研究,并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同时在部分机构也存在着影响时间较长,但是总发文量较低且核心期刊文章占比较少的现象;在部分发文量较高的机构中,核心期刊论文占比较高,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但是研究年限却不长。
4.从机构研究地域性特征分析。机构研究时长前20位,主要来自江西、福建、湖南、山西、广西、安徽等地,地区分布大多都在中南部和沿海城市,在经济、信息、资源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这为我国民俗体育的研究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的支持。
5.从机构属性特征分析。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机构研究时长按从高到低排列的前20所中,师范类机构有8所、综合类机构有8所、体育类机构有2所、民族类机构有1所、财经类机构有1所。由此可见,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机构研究时长中师范类和综合类机构占主体,民俗体育因地域性特征集中在地方性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院校。
综上所述,在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中,机构发文量、研究时长和研究年限范围呈阶梯性上升趋势并与其研究成果成正比。主要代表性机构包括江西师范大学(各院系)、福建师范大学(各院系)、集美大学(各院系)等二十多所研究机构,并且存在着资深的具有影响力的领军机构,能够较长时间地从事民俗体育相关研究并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同时在部分机构也存在着影响时间较长,但是总发文量较低且核心期刊文章占比较少的现象;在部分发文量较高的机构中,核心期刊论文占比较高,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但是研究年限却不长。机构地区分布大多都在中南部和沿海城市,在经济、信息、资源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且普遍存在于师范类院校与综合性院校中。
表5-3 民俗体育研究领域高产机构研究时长与研究年限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