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体育研究高产机构与核心机构分析

第一节 民俗体育研究高产机构与核心机构分析

机构发文量体现着该机构在此研究领域的研究力度的深浅,同时也可展现该研究机构所在的学者的研究水平。通过发掘各机构中文学术期刊和核心期刊发文量,一方面,能够体现出该机构在此阶段对该学科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通过该机构的核心期刊发文量定义该机构在此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水平和深度。鉴于此,本书引用中国知网(CNKI)中文学术期刊论文1958篇,通过筛选最终确定1953篇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Citespace5.7.R2可视化软件对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机构发文量及机构核心期刊发文量进行数据分析,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最终选取前38所高产机构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描述。通过数据分析后,发现所得数据部分出自同一所机构的不同院系或者是同一所院校的改名等。例如:上海体育学院与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院都有对民俗体育的发文;赣南师范大学原名赣南师范学院也都曾有过对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的发文等。鉴于此,经过统计分析与结合,并以各机构的校名为主体,各院系为组成单位,绘制出机构总发刊量与核心期刊发刊量表格,如表5-1、表5-2所示。经统计共有413所机构对我国民俗体育相关领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首先,对研究机构总发文量进行分析,由表5-1可知,有关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的机构期刊发文量位居第一的是莆田学院,发文量为45篇;其次是赣南师范大学,仅次于莆田学院,发文量为43篇;再次是福建师范大学,发文量为42篇,发文量前三位的机构发文量比较相近,并且在发文数量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莆田学院是福建省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是闽台唯一一所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单位。妈祖文化是维系海峡两岸民主一家亲的精神纽带,因此,推动福建省闽台妈祖文化的构建,海外妈祖体育文化人才的培养,以及科研工作的展开等,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友好往来,同时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对机构发文数据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中机构发文量≥20篇的机构共有16所,占发文机构总数的3.9%;10篇≤机构发文量<20篇的机构共有19所,占发文机构总数的4.6%;5篇≤机构发文量<10篇的机构共有31所,占发文机构总数的7.5%。通过对发文机构单位、机构总发文量、机构核心期刊发文量、作者信息查阅等基本信息概述,笔者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可知以下几点特征:

1.从机构总发文量分析。(见表4-6)通过普莱斯定律:M= 0.749(其中M为高产机构最低发文量,Nmax为机构最高发文量)计算[33],将Nmax=45带入公式,得出M=5。因此,在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高产机构中,发文量≥5篇者即可视为高产机构。经统计共有413所机构对我国民俗体育相关领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其中发文量≥5篇的高产机构共有66所,占发文机构总数的16%。高产机构总发文量1353篇,占总发文量的69%。由此可见,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的高产机构虽然占比较少,但是高产机构发文量较多,占总发文量的7/10左右。这说明关于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的参与机构、研究人数基数较大,关注度较高,研究力量较为广泛,科研成果与水平较为良好,研究高产机构较为统一完整,相对零散的机构的此类研究不足以代表我国民俗体育的研究方向。

表5-1 民俗体育研究领域高产机构总期刊发文量

续表

2.从核心机构发文分析。由表5-2可知,江西师范大学核心期刊发文量排名第一,共发文15篇,并在总发文量机构中排名第七;此外南京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的核心期刊发文量均超过10篇。通过数据对比发现,我国民俗体育研究发文机构中核心期刊发文总量与期刊发文总量相差甚远。例如,莆田学院各院系期刊发文总量最高,但核心期刊发文量却寥寥无几,集美大学、黄山学院等也出现此类现象。部分高产机构甚至没有核心期刊发文量。例如,安徽科技学院、井冈山大学等。由此可见,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核心期刊发文量与总期刊发文量比例相差过大,仅有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这种科研水平较高的体育院校机构和南京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师范类机构发表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文章,这也凸显了我国民俗体育核心研究团队少、规模小、研究较为散乱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核心发文量≥5篇的机构中,仅有广西民族大学总发文量为29篇,排名第九位,其中核心期刊8篇,同样位于第九位。这是因为广西民族大学原名中央民族学院(今为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广西民族大学因其历史原因,在民俗体育研究方面得到大力发展。此外,我国本科阶段没有民俗学,民俗学专业属于社会学二级学科,只有博士阶段才能对这个专业进行招生。所以民族类高校的民俗体育发展并不理想。像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之所以在民俗体育核心期刊层面发文较多,主要是因为这些高校均形成了硕—博培养体系。此类学科的开展对推动民俗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表5-2 民俗体育研究领域高产机构核心期刊发文量

续表

3.从地域角度分析。本节选取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高产机构38所,经过对高产机构数据统计发现,福建省和江西省的高产机构占比最高。福建省主要有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莆田学院、集美大学、三明学院、宁德师范学院、武夷学院7所高校;江西省主要有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九江学院、井冈山大学、宜春学院7所高校;其次是湖南省,主要有湖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工业大学3所高校;安徽省主要有安徽师范大学、黄山学院、滁州学院、安徽科技学院4所高校;山西省主要有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运城学院、山西大同大学4所高校;再次,还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2所高校、云南省2所高校、江苏省2所高校;其余7所高校来自不同的地区。由此可见,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高产机构在中国南部和沿海地区较多,北部地区相对较少,这可能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人们的生活习性有关。我国民俗体育高产机构南部较多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与沿海经济有关,带动了民俗体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我国客家文化分布有关系。我国客家文化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等地区。客家文化历史悠久,它是适应和改造条件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我国民俗体育研究高产机构所在地大多数都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省份,但是客家文化的精神和习俗却孕育着各地区人民相似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