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探月工程》简介
《嫦娥探月工程》这本书是由.潘文彬编著创作的,《嫦娥探月工程》共有94章节
1
前言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首站。自古以来,月亮激起了人类无限的遐想与憧憬,产生了各种神话传说、艺术作品,形成了以月亮为主体的风俗传统,“嫦娥...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1章 中国人的月亮情结 第1节 月亮传说 第2节 嫦娥奔月 第3节 诗词歌赋中的月亮 第4节 万户飞天 第2章 嫦娥探月工程的诞生背景 第1节 ...
3
第1章 中国人的月亮情结
月亮又称为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月亮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浓厚而丰富的内涵,中国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中和文人墨客笔下的月亮常常反映出中国人对月球的美好愿望。...
4
第1节 月亮传说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月亮的遐想与崇拜丰富多样:古人想象月亮上有一座广寒宫,里面住着嫦娥仙子、玉兔和吴刚;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传说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
5
第2节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着多个不同版本,此处我们介绍其中比较普遍的一个版本。 相传在远古时,天空突然出现了10个太阳,烤焦大地,烤干河水,百姓无法生活。有个年轻的神箭...
6
第3节 诗词歌赋中的月亮
自古以来,月亮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是无数文学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咏月的名篇佳作(如图1-6)。 月亮是文人情感的寄托。“举杯邀明月,对影...
7
第4节 万户飞天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Wan Hoo(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进行飞行的人”(如图1-8)。 图...
8
第2章 嫦娥探月工程的诞生背景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搭乘“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
9
第1节 特殊的礼物
“25年前,我的研究就从一块0.5克的月球岩石样品开始。”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说。 1978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
10
第2节 嫦娥探月工程诞生
...
11
1.十年论证,正式立项
1991年,时任“863计划”航天领域首席科学家的闵桂荣院士提出中国应开展月球探测活动的建议,并成立了“863月球探测课题组”。1993年,国防科工委组织专家论...
12
2.探月领军人物
嫦娥探月工程正式开启后,探月领军人物谱迅速出炉,工程组织指挥体系也快速建立(表2-1)。 表2-1 探月领军人物谱 (1)栾恩杰(如图2-3)是导弹控制技术和...
13
第3章 绕月的“嫦娥一号”探测器
嫦娥探月工程第一步为绕月探测。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嫦娥一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探测任务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
14
第1节 准备工作
...
15
1.目标确定
绕月探测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月球开展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探测。经过近10年的论证,绕月探测工程最终确定了四项科学目标。 一是为月球“画像”——获取月球表面三维...
16
2.四年用功,突破难题
2004年是绕月探测工程的启动年。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启动后,国防科工委、原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和航天科技集团全面部署,开展各项准备工作,从无到有。最终为绕月探测工...
17
第2节 实施步骤及阶段成果
...
18
1.四段行程进入使命轨道
地球到月球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发射升空到准确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经历了发射段、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4种不同的轨道,实施...
19
2.会唱歌的“嫦娥一号”探测器
“嫦娥一号”探测器搭载了32首曲目在距地球38万千米的月球轨道上播放。这32首太空播放曲目是在全国公众投票的基础上选定的。2006年7月,曲目征集活动在全国公开...
20
3.世界领先的全月影像图
2007年11月20日16时49分,“嫦娥一号”探测器搭载的CCD立体相机开机工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密云地面站和云南昆明地面站同时接收到来自“嫦娥一号”...
21
4.完成探矿和“体检”
“嫦娥一号”探测器搭载了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和干涉成像光谱仪3台用于对月球进行探矿和“体检”的科学仪器。绕月探测期间,“嫦娥一号”探测器探测了月球表面化学元素...
22
5.独特的近月空间太阳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离子数据
“嫦娥一号”探测器搭载了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对月球轨道空间环境进行了探测,其中高能粒子探测器共获取了1 846轨有效探测数据,累积时间为2 86...
23
6.“嫦娥一号”探测器撞月
2009年3月1日15时36分,“嫦娥一号”探测器开始减速,目标瞄准预定撞击点。当探测器降落到距离月面59千米高度时,CCD立体相机开机,边下降、边拍照,工作到...
24
第3节 热环境考验
“嫦娥一号”探测器是中国第一次对月球进行探测而研制的产品,研发人员对月球本身及其轨道空间的热环境并不了解,探测器上一会儿热一会儿冷,热控问题很突出。“嫦娥一号”...
25
第4节 月球地理实体命名零的突破
月球地理实体命名活动始于17世纪初期的欧洲,20世纪命名活动转移到月球观测和探测活动较多的美国和苏联。由于缺乏交流和缺乏权威机构管理,有些月球地点有多个名字,造...
26
第4章 替补变先锋的“嫦娥二号”探测器
在“嫦娥一号”探测器进行月球探测的期间,2008年2月国务院批准嫦娥探月工程第二步工程立项。“嫦娥二号”探测器本是“嫦娥一号”探测器的备份星,但因为“嫦娥一号”...
27
第1节 准备工作
...
28
1.目标确定
在研制发射“嫦娥一号”探测器的过程中,相关参研单位也完成了一颗备份星的研制任务。“嫦娥一号”探测器圆满完成任务之后,如何处置这颗备份星,成了摆在航天人面前的一道...
29
2.“嫦娥二号”探测器增加的新技术
“嫦娥二号”探测器任务可以说是第一步工程向第二步工程的一个跳板,增加了很多新技术,对嫦娥探月工程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并对整个嫦娥探月工程甚至航天事业的发展都...
30
3.争分夺秒,突破难题
“嫦娥二号”探测器计划在2年时间内完成任务,与“嫦娥一号”探测器相比,时间紧、任务重,无备份、队伍新,技术状态复杂、风险程度高,工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