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首站。自古以来,月亮激起了人类无限的遐想与憧憬,产生了各种神话传说、艺术作品,形成了以月亮为主体的风俗传统,“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更是千古流传。2004年,浪漫的中国人以“嫦娥”命名了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又名嫦娥探月工程)。2007年,以“嫦娥一号”探测器成功飞抵月球为标志,中国人的奔月梦想开始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实。

2007—2020年,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六战六捷,全面实现了第一阶段“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嫦娥一号”探测器实现绕月飞行,“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了落月目标,“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降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采样返回。成功的背后要攻克一系列的难关,技术上要有一系列突破,也取得了一系列探索成果。

“嫦娥探月工程”背后有哪些故事呢?有哪些关键技术和难点呢?有哪些新发现呢?未来中国又有什么探月计划呢?《嫦娥探月工程》一书将为读者揭开中国探月工程的神秘面纱,让读者跟随“嫦娥系列探测器”去探索月球,近距离认识月球。

《嫦娥探月工程》一书是关于中国探月工程的科普图书,本书从中国浓厚的月亮情结讲起,接着详细介绍了“嫦娥一号”至“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研发及探月历程、成果及工程展望。简单探讨人类探月的意义,对美苏探月历程进行回顾和比较。

本书的特点为:

(1)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结构合理、注重科学性。既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和阅读习惯,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从早期对月亮的裸眼观测、感性认识到嫦娥探月工程的有序开展、科学探测再到未来的探月计划,线索清晰,能够满足读者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2)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探月的相关知识,生动有趣。本书梳理了“嫦娥一号”至“嫦娥五号”探测器的奔月历程和探月成果,让读者对整个嫦娥探月工程有一个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

(3)图片丰富,版式美观。奔月轨迹展示图形象直观、探月成果影像图片精美,通过丰富的图片对相关内容进行说明和补充,使深奥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让读者对嫦娥探月工程的奔月步骤和探月成果有更加形象而具体的认知。版式设计具有较强的美感,使读者能够在愉快的阅读体验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希望这本书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探月历程,引起读者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本书写作时间仓促,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诚挚地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1年0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