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着陆区的选择
2025年09月20日
2.着陆区的选择
月面不同纬度所面临的热控和能源设计是相互约束、相对矛盾的。也就是说,如果降落到低纬度地区,光照条件好、能源获得充足,但对于热控是巨大的挑战;而如果降落在高纬度地区,热控压力大大减少,但太阳能获取又会受到影响。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的纬度确定在40度至50度的范围内。
此外,还需考虑探测器与L2点中继星的通信问题。如果探测器仰角太低,势必更容易受到周围山地的影响。因此探测器需高仰角对中继星通信,这样一来,经度也大致确定了,大的区域范围就出现了:艾特肯盆地最为合适。
艾特肯盆地是目前已发现的太阳系固体天体中最大最深的盆地,直径大约2.5×103千米,深度约12千米,其90%的面积都分布在月球背面。确定艾特肯盆地后,再筛选出有特点的撞击坑作为着陆地点。同时要考虑备选着陆区的问题,选择的着陆点附近要有相邻的、条件合适的撞击坑:如果“嫦娥四号”探测器在发射日期第一天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内没能如期发射,而要在第二天发射,那么就要选择相邻经度13度左右的撞击坑作为备选着陆区。综合上述因素,最终确定冯·卡门撞击坑(如图6-7)和克雷地安撞击坑分别作为主选着陆区和备选着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