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025年09月26日
3.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夏玉米的产量及其相关的构成要素、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指标是不同秸秆覆盖与翻耕方式对土壤水分吸收、利用及夏玉米的生长调控效应影响的最终直接体现。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产量、WUE等指标的影响变化见表3.4。
分析表3.4可知,2017年CK和BF处理的穗长、百粒重的差异不显著(p>0.05),较SM和BFSM处理的穗长、百粒重显著降低(p<0.05);BF,SM,BFSM处理间的穗粒数差异不显著,但均较CK处理显著提高(p<0.05);SM和BFSM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较CK和BF处理显著提高;BF,SM,BFSM处理的产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5.5%,19.1%,19.1%(p<0.05);2018年SM和BFSM处理的穗长、穗粒数差异不显著,百粒重、产量无显著差异,但二者较CK和BF处理显著提高(p<0.05),BF,SM,BFSM处理的产量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1.6%,19.9%,20.3%(p<0.05)。
另外,从夏玉米耗水量和WUE的角度分析,SM和BFSM处理显著降低了夏玉米耗水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BF,SM,BFSM处理的夏玉米耗水量较CK处理平均降低4.5%,10.8%,11.2%(p<0.05),3个处理较CK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13.6%,32.9%,33.3%(p<0.05)。
表3.4 各处理对夏玉米产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