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土壤莠去津消解半衰期的影响

7.2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土壤莠去津消解半衰期的影响

各处理土壤AT残留量与施药后时间回归见表7.3。各处理土壤AT动态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25,达到显著水平(p<0.05),拟合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土壤AT残留量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表7.3可知,各处理AT消解半衰期存在一定差异。除CK处理,2019年秸秆覆盖8个处理比2018年AT消解半衰期缩短0.8~2.6 d。SN2处理土壤AT消解半衰期最短,两年平均为15.4 d,较CK缩短3.9 d;BN0处理土壤莠去津消解半衰期最长,两年平均为25.6 d,较CK延长6.3 d,这说明秸秆覆盖配施不同水平氮肥,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AT消解半衰期。

表7.3 不同处理下土壤莠去津消解动力学方程

续表

注:y—土壤中莠去津的残留量,mg/kg;x—喷药后的时间,d。

秸秆表覆处理AT消解半衰期随施氮水平提高呈缩短趋势,以BN3处理最短;秸秆深埋处理AT消解半衰期随施氮水平提高呈先短后长趋势,以SN2最短。同一施氮水平,中低氮水平秸秆深埋较秸秆表覆土壤AT消解半衰期缩短1.0~7.2 d,但高氮水平SN3、BN3与CK处理土壤AT消解半衰期差异不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