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不同秸秆覆盖方式与灌水量耦合对夏玉米生产效益的影响

4.2 不同秸秆覆盖方式与灌水量耦合对夏玉米生产效益的影响

各处理对夏玉米的穗长、秃尖长、百粒质量及产量等要素、水分利用效率及耗水量的影响见表4.1。可知,各处理夏玉米的穗长、秃尖长、百粒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随灌水量的减少,夏玉米穗长变短,秃尖变长,百粒质量降低,且产量与穗长(R2=0.826)、百粒质量(R2=0.947)显著正相关,与秃尖长显著负相关(R2=0.951)。这说明秸秆覆盖下不同灌水定额对夏玉米的产量因百粒质量和穗长的提高和秃尖的降低而提高,并且不同灌水量对夏玉米产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秸秆表覆各处理的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BW4处理最大,仅较CK处理增产3.1%,效果不显著(p>0.05),其他3个处理较CK处理减产3.1%~18.9%。秸秆深埋处理的产量随灌水量增大呈先增后降趋势,除SW1处理较CK处理减产17.2%,其他处理增产0.9%~5.3%,仅SW2处理显著增产。

夏玉米生育期耗水量主要来源于灌溉、降雨、土壤水,各处理耗水量随着灌水定额增加而增加(表4.1)。同一灌水量下,秸秆表覆和秸秆深埋处理的夏玉米耗水量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秸秆覆盖方式对作物耗水量影响不显著,受地面灌溉量影响较大。各处理夏玉米平均耗水量较CK处理降低6.1%~33.8%,说明秸秆覆盖对减小作物耗水量具有显著效果,并且适宜灌水量下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或稳产的作用。

秸秆覆盖与灌水量耦合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2017年少雨年份秸秆表覆处理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增大而增大,以BW4最大,但2018年却随灌水量增大而减小,这说明秸秆表覆在少雨年份可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多雨年份反而不利于提高,BW1处理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最大,较CK处理提高15.7%。另外,秸秆深埋处理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增大呈先增后降趋势,以SW2最大,平均较CK处理提高45.9%。同一灌水量下,秸秆深埋处理较秸秆表覆处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0.3%~28.8%。从年际间分析,各处理2017年少雨年份的水分利用效率较2018年高0.8%~21.3%,说明秸秆覆盖下适宜灌水量更加适合少雨的干旱地区,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表4.1 2017—2018年各处理的夏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