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植株吸氮量的影响
2025年09月26日
8.2.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植株吸氮量的影响
不同秸秆覆盖方式配施不同施氮水平对夏玉米植株吸氮量的影响如图8.5所示。从不同施氮水平分析,与不施氮(N0)相比,施氮处理显著提高夏玉米植株吸氮量(p<0.05),随施氮水平提高而增加,但增幅逐渐变缓;同一施氮水平下,秸秆深埋处理较秸秆表覆处理显著提高植株吸氮量,SN0,SN1,SN2,SN3分别较BN0,BN1,BN2,BN3植株吸氮量平均提高9.2%,15.0%,32.0%,21.1%;秸秆深埋的中高氮处理(SN2和SN3)吸氮量差异不显著,秸秆表覆的中高氮处理在2019年吸氮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在2018年BN3较BN2处理显著提高吸氮量13.9%。秸秆表覆的最大植株吸氮量的处理是BN3,较CK平均提高仅0.21%,秸秆深埋处理最大植株吸氮量处理是SN2,较CK平均提高20.4%(p<0.05)。
从年际间分析,2019年各处理的夏玉米植株吸氮量较2018年提高6.7%~19.9%(p<0.05),以BN0和SN0处理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19.9%和14.0%,2018年秸秆覆盖的中氮和高氮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这可能是因为两年研究期降雨量、温度等气象因素导致的,需进一步研究地面灌溉和降雨等外界因素对夏玉米植株吸氮量的具体影响。
对比分析图8.3—图8.5可知,在夏玉米成熟期,秸秆深埋的20~40 cm土层根长密度与夏玉米植株吸氮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从根系分布的角度说明秸秆深埋处理显著提高20~40 cm土层的根长密度,对促进夏玉米植株吸氮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植株吸氮量随深层根系根长密度的增大而提高,但秸秆表覆处理仅显著提高0~20 cm土层的根长密度,对提高植株吸氮量的作用有限。
图8.5 夏玉米成熟期不同处理的植株吸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