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克在华百年接触史

第二章 兰克在华百年接触史

德国史家兰克(Leopold von Ranke)被誉为“科学史学之父”,不仅对欧美近代史学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波及远东的日本和中国。兰克与中国结缘颇早,1900年王国维最早提及兰克,(1)2000年以后中国史学界始陆续有规模地翻译出版兰克作品。(2)整个二十世纪,兰克在中国有怎样的“经历”,这仍是一项尚待进一步发掘史料、重建史实的工作。关于兰克与中国近现代史学的关系,几乎所有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的论著都会涉及,但并不意味着该问题已圆满解决。其一,中文世界有哪些与兰克有关的文献,先行研究大多未充分发掘,翻来覆去,所举例证不外傅斯年、陈寅恪、姚从吾等少数史家,且所提供的证据又那么薄弱;其二,某人论著中论及兰克,或引用兰克某句话,便谓某人受兰克影响,或某位史家重视档案史料,便判定继承了兰克学风,诸如此类不靠谱的论证,在先行研究中颇为常见;其三,中国史家的兰克论述是直接阅读兰克著作后形成,还是通过二手著作,或仅是东抄西拼,先行研究似缺乏探源意识,一概用于说明兰克在中国接受的证据。本章拟以近代中国史家的兰克论述作为分析对象,一方面追溯中文世界兰克知识的本源,另一方面尝试重建兰克论述辗转传衍的知识锁链,藉此呈现兰克知识在中国史学界的实况,从而对兰克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二十世纪中国史学提供一个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