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基本功能区

1.1.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基本功能区

车站按照建筑的空间位置分,一般包括出入口、通道、通风道(风井)和风亭(地下)、主体等。

(1)出入口。

出入口用于吸引和疏解客流,其规模与总设计客流量有关。出入口一般布置在街道交叉口,以便大范围吸引和疏解客流。

(2)通道。

通道是乘客进出车站、出入站台以及换乘列车的必经之路。通道可由步行道、楼梯、自动扶梯等构成。通道的数量和宽度不仅要满足乘客方便出入车站和高峰时段的通行需求,在紧急情况下还要满足乘客快速疏散的要求,同时还要兼顾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连接。因此,通道的设计要与车站的总体设计相适应。

(3)通风道(风井)和风亭(地下)。

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都修建在地面以上,原则上采用自然通风。地下车站由于人流密集、环境相对封闭,很容易造成空气污浊。为保证乘客及车站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地下车站都设置了环境控制系统,可以不间断地置换空气,以满足车站空气清新的要求。因此,车站要设置相应的通风道(风井)和风亭(地下)。

(4)主体。

车站的主体是列车的停车点,它不仅是供乘客上下车、集散和候车的地方,也是办理运营业务和设置运营设备的地方。

根据功能的不同,车站主体可分为站厅层、站台层和设备区。

①站厅层。

站厅层是售票、检票,布置部分服务与控制设备的场所。站厅层一般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以检票闸机和栏杆进行分割,乘客在非付费区购票,通过检票闸机进入付费区,到达站台乘车。客服中心(票亭)设在站厅的付费区和非付费区之间,可同时服务两个区域的乘客,完成售票、咨询、补票等业务。

②站台层。

站台层是供乘客上下车的平台,是分散客流的场地。站台的大小取决于远期预测的高峰小时客流量。站台层一般两端为设备区,中间为公共区。站台公共区的主要功能是供乘客上下车及候车,一般布置站台监控亭、列车到发信息牌、紧急停车按钮、乘客候车座椅等设备设施。

③设备层。

设备层是指专用于布置机电设备等的楼层。如冷却塔,它的主要功能是为车站的环境控制系统散热,如图1.1所示。

图1.1 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