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南京市江北新区某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建设工程

1.4.1 南京市江北新区某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建设工程

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南京浦口江北新区地铁10号线终点站雨山路站,该站紧邻宁合高速,交通便捷,周边以商业和居住用地为主。项目总用地面积为78478.58 m2,总建筑面积约114807.8 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78854.27 m2,地下建筑面积35953.55 m2,绿地率为25.66%。项目建有办公楼、商业楼、停车楼、公交站台、加气站及维修楼,是集交通、换乘枢纽、配套服务等业态于一体的枢纽综合体。

项目综合应用了工业化建造技术与绿色技术,为建筑艺术与预制装配式技术体系深度融合创新。项目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大容量、全天候优势,通过换乘枢纽功能布局的科学设计,实现地区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的无缝对接,使该枢纽成为南京江北新区的综合换乘交通枢纽。

2.结构形式与项目特点

(1)装配式建筑设计。

项目地上由1#楼换乘中心及枢纽配套、2#楼停车楼、3#楼公交站台及停车棚、4#楼车辆维保厂、5#楼加气站5部分组成,主要功能为交通枢纽及配套。其中2#楼为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2#楼停车楼地上主体结构中除极少部分构件采用现浇外,其他结构构件(包括柱、梁、楼梯、花池等)均采用工厂预制、现场现浇连接。楼板采用非预应力叠合板,预制装配率达到60.5%。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不同于传统工程设计模式,其难点在于设计的精细化和设计完成度。构件的设计,除考虑主体结构受力状态外,还必须考虑构件制作、运输、吊装及现场安装。同时所有构件必须预留管线孔洞和施工安装的埋件。因此预制装配式结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采用三维设计模式,实现计算机模拟施工,指导现场精细化施工。工程采用BIM技术,实现设备管线空间模拟安装,避免管线间碰撞。CATIA软件实现了预制构件模拟施工、构件拼装节点的检验及构件碰撞检查,将设计延伸至构件的制造、运输、安装,减少施工误差,提高施工精度,保证施工质量。

(2)绿色建筑设计。

项目在建筑的外立面采用垂直绿化。垂直绿化也称垂直花园,能大面积覆盖建筑墙体。垂直绿化技术对城市环境的改变非常大,不仅能够增加绿地,而且还能让普通的墙体看起来很特别,满足了人们在日益紧张的城市空间中,依然希望接触自然的心理。

项目屋顶设计有绿色花园。绿化后的屋顶有明显的隔热作用,可降低热岛效应,增加绿化率,增加公共活动空间。

项目公交车桩顶面采用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过程没有机械转动部件也不消耗燃料,具有无噪声、无污染的特点。

建筑周边场地及室外停车位采用透水地面系统。透水地面有助于改善住区微气候,具有涵养水土的功能,同时,有助于降低地表径流量,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采用具有造水功能的绿化植被、植草砖等,充分利用绿化植物的净化作用,促进雨水入渗,降低地表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