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青岛市胶东站建设工程

1.4.4 青岛市胶东站建设工程

1.项目概况与结构形式

胶东站位于204国道南侧,营旧路西侧,紧邻胶州四中,站点周边工业用地为主。

建筑设计形式为路侧高架侧式站,胶东站结构形式采用“建桥合一”四柱框架结构,车站两端与区间U形梁、连续梁相接。

胶东站为青岛市地铁首座与高铁并行的高架车站,车站主体建筑外轮廓与济青高铁外轮廓距离约为11.16 m,地铁与高铁桥面齐平,两条线路双龙并驰,交相辉映。

胶东站为路侧二层侧式车站,地上一层为站厅层,地上二层为站台层。车站总长121 m,总宽24 m,站台有效长度为118 m,宽度为7.8 m,车站总建筑面积为6204 m2

2.项目特点

车站建设有以下项目特点。

(1)带动、融合、发展。

线路随高铁、主干道、机场等重要城市节点延展敷设,在胶东国道204南侧沿营旧路南北象限设胶东站,带动青岛和周边的城镇融合,结合周边现有的工业区、新建机场配套服务项目,带动了区域的交通、工业、服务业等综合发展。

(2)城市印象。

胶东站作为8号线唯一的高架站,外立面设计延续青岛海滨城市的特色,采用了以航海为主题、帆船为灵感的弧形方案。设计展示了帆船在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形态,呈现了帆船标志性的姿态,完美地结合海洋文化。此高架站的设计表现了帆船的轻盈、灵动、快捷、绿色等。

(3)体量精简。

胶东站有效站台长118 m,站台端部布局合理,六辆编组列车的车站长121m,缩短了约5 m,降低了土建工程造价。

(4)精益求精。

车站屋盖摒弃了传统每柱一榀桁架方案,选用两柱一榀(24 m跨)空间拱桁架体系,外观更加优美、通透,覆盖淡蓝色曲面钢化玻璃,将不同设计元素相互融合,烘托结构的力量感和交通的动态感,从视觉角度体现车站的现代工业感。

在结构转换节点部位采用BIM技术,建立预埋节点模型(见图1.23),进行节点可视化碰撞检测,精细化调整梁、柱、拱架结合点处复杂钢筋布置,降低施工难度,确保节点浇筑质量。

图1.23 建立预埋节点模型

(5)空间大气。

胶东站站厅层高7.8 m,公共区吊顶采用封闭式天花,结合出色的层高优势将天花中心区域做拱形处理,用直射光源灯做天花排布,营造出恢宏大气的空间感。

从经济角度出发,柱子和墙面的装饰则沿用其他标准站做法,墙面统一采用烤瓷铝板喷漆处理。整个站厅公共区空间大气,局部设计精细且不失特色。

(6)自然简约。

站台室内空间设计部分尽可能加强建筑设计中桁架结构的拱形形态,且尽量减少装修对空间尺度的影响,利用颜色喷涂加强大空间的拱形形态,并在主桁架上加以造型线性灯具,使之在晚间运行期间可以更加强调建筑的结构美感。整个站概念采用树叶形态衍生,色调采用灰橄榄绿色,象征着希望未来和平,也与胶州地区未来发展规划相对应。

(7)防飘雨开敞式建筑。

屋顶钢结构顶棚纵向跨度大,营造开敞大空间感。

顶棚横向外挑距离远,同时,在站台外墙边缘设置玻璃隔断墙,站台两侧设汇水边沟和落水管,通往站厅的楼梯底部设截水沟,解决了飘雨积水问题。

(8)深度应用BIM技术。

处理建筑关键节点施工难题,进行节点可视化碰撞检测,精细化调整梁、柱、拱架结合点处复杂钢筋布置,确保关键部位质量。

模拟三维支吊架斜撑的具体安装空间及角度,避免了斜撑与墙体、管线冲突;运用点荷载绘图使结构的受力范围可视化,使锚栓之间保持必要的间距,从而保证锚栓性能有效性。

通过管线碰撞检测,加快施工现场的进度,保障了管线安装按期完成。

(9)BIM指导施工。

将施工场内的平面元素立体直观化,精确预留墙体孔洞的大小及位置,减少砌筑返工量。构件使用工厂化预制装配式安装,减少现场加工、焊接,实现数字、绿色建造。

(10)应用地铁车站检查井洞口模块化轻型装置。

对青岛地铁在建1号线、4号线、8号线车站检查井洞口尺寸、盖板安装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同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走访。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建地铁绝大多数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现浇盖板,同时检查井盖板长向尺寸固定,横向洞口尺寸均以模数递增,存在钢结构洞口模块化轻型装置安装的先天条件。

8号线胶东站作为工程试点检查井洞口模块化轻型装置安装,取消原检查井洞口钢筋混凝土盖板。

留置钢盖板支承支座,采用热浸锌处理并涂刷防火涂料的150 mm×100 mm×6 mm冷弯矩形方钢管作为主要结构骨架,通过工厂焊接成等宽的模块化钢架,钢管顶部覆盖6 mm厚Q235钢板,并设置纵横交叉50 mm×4 mm钢板加劲肋。

施工时根据检查井设备安装位置需求灵活摆放拼接至预留土建洞口,完成后封堵缝隙并完成盖板顶部铺装。

胶东站检查井钢结构洞口采用模块化轻型装置,施工速度相较于传统钢筋混凝土盖板工期缩短近一倍,自重很小,无须支模浇筑,装修地面保护完好,通过使用激光传感器对盖板装修完成后的场地平整度、人行舒适度进行测试分析,盖板形变均在理想范围内,实现预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