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文化中职能形态的层次结构
在校园体育文化中,文化信息的传递由于学校不同部门的分工而有了职能的特征,从而使文化渗透影响的方式出现差异。按照职能特征,校园体育文化可分为体育决策管理文化,体育教学、学术、训练、健身文化,以及体育生活娱乐文化三个层次。
(一)体育决策管理文化
体育决策管理文化是指学校体育决策与管理的理念,以及相应的制度、方式、结构、原则与行为等。不同理念、结构、制度、方式、原则与行为下形成的决策与管理,反映出来的体育价值观念与体育文化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的结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透过学校的决策与管理,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所学校体育文化的品位。因此从职能上来说,决策管理文化不仅是一个独立的校园体育文化层次,而且居于校园体育文化的中心枢纽地位。
(二)体育教学、学术、训练、健身文化
体育教学、学术、训练、健身文化是在教学、科研、训练与健身行为、结果和制度上积淀起来的文化。体育教学、学术、训练与健身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高校体育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特征。体育教学、学术、训练与健身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关键层次和建设主题。良好的体育教学、学术、训练与健身文化对于高校提高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与保证办学质量都是必要的条件。当体育教师视自己的学术生命为第一要务时,学术抱负就转化为强大的体育精神动力,求真敬业的良好教风、训练作风与健康第一理念的形成自然水到渠成。当创新教育蔚然成风时,杰出人才的出现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良好的学术文化同样是大学生学习与创新,提高素质,建设良好学风、考风与健身风的强大精神动力。不同高校或同一学校的不同学院、课程、体育教学、学术、训练与健身文化都有自己显著的特色,且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各有侧重。但是体育教学、学术、训练与健身文化是共同具有的。体育文化与科技文化、人文文化构成了校园文化整体。
(三)体育生活娱乐文化
体育生活娱乐文化是除了工作、学习之外,在全体师生、员工的生活方式与闲暇娱乐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体育文化现象。按赫勒的理解,所谓日常生活,是“指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日常生活从生命价值的确证和维护、以主体间的交往行动摒弃对人的工具性规定、参与并担保文化的延续、使个体不断融入这个世界并获得对世界的认同感等方面展示了其积极的意义。体育文化以其强大的渗透力作用于人的生活价值观。体育是生活的符号,身体运动积淀着文化。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体育运动国际宪章》中指出,体育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段。它处在学校主流文化的外层,与体育决策管理文化,体育教学、学术、训练与健身文化既有相关性,相互间的作用又是十分紧密的。这是学校中最广泛存在的一种体育文化形式,表现在各种有组织或自发的活动之中,有很大的随意性、松散性。校园体育生活娱乐文化、大众文化与艺术文化的相关内容有重合与交叉之处,但又有着自身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