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健身文化形成的背景

一、校园体育健身文化形成的背景

(一)人们审美能力和健身观念的提高和转变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各种规劝人们健身和美体的广告铺天盖地,拥有健美的身体成为一种时尚,因此而形成的健身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一员和表现形式。在生产企业、广告商和各种传媒的狂轰滥炸下,健身文化中的审美价值观和标准变得更为世俗化和日常化。

30年前,在电视上偶尔出现的健美比赛中,那些胸肌无比发达的老外龇牙咧嘴仍然要保持微笑的劲头,给人留下的都是古怪印象。30年后,“肌肉男”“型男”则是令人羡慕的名词。史泰龙(电影《第一滴血》的主角)、阿诺德·施瓦辛格(健美冠军、电影明星)的硕大的肌肉、完美的体形无疑给中国男青年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海报在学生宿舍里经常可以看到,这也反映了学生对发达的肌肉的一种崇尚。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自己的健身房,去健身房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成为流行的时髦口号。于是,健身成了一种文化体系。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健身项目进行锻炼,希望通过健身锻炼改变自己的体形、增强身体机能。如果能把健康和健身结合起来,身体就能获得它的完美性,这几乎是今天所有人想拥有的理想身体。参加健身锻炼,就是实现这个理想的具体行动。

(二)阳光体育所倡导的理念和校园健身文化融为一体

阳光体育运动所倡导的是一种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它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工作一辈子”的口号,体现出对人的一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凸显健康的理念。这就是一种健身文化的植入,并与校园健身文化相融合,体现在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让全体学生真正爱上运动,自觉增强体质。阳光体育运动正是通过暂时强制性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是培养学生健康身心的无形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