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要把体育教育作为基础的学科来进行系统的课堂教学,要保证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配合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如规定文化课不及格可以进行补考,如果体育课达不到要求不可以补考,这样严格的规定势必会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
(一)高校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性
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前提的,那么我国的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就不可能脱离中国的基本国情。只有正确地看清本国存在的不足,合理汲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发展中国特色体育现代化的理论,才能使中国体育现代化与体育现代化教育有更好的发展,最终将中国的完美形象展现在世界舞台上。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时间沉淀下来的巨大财富。民族文化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特征。
(二)高校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策略
1.体育教学思想现代化
教育思想现代化,即教育思想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对教育建设具有超前意识,它包括人才观、质量观、教育价值观、教学观、师生观,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使之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就体育教学而言,应从单一的生物体育教学观转变到多维的体育教学观;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体育教学;从多元化、全面性、发展性的教学目标出发,从体育教学的生物、社会教育、心理方法论等多重原理出发,注重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体育兴趣及体育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改变人为地用心率、密度等生物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评定任何体育课的思想。
2.体育教学内容现代化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充实技工学校的教育内容,强调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因此,教育内容的精心优选和科学搭配是教育现代化难度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基础性工作。
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理论课教材应选择有利于强化学生健身意识、增强学生体质的知识,以及养护身心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应该用发展的实事求是的观念来扬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实学校体育教育的文化价值与观念体系。实践课教材应打破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教材体系,选用具有较高锻炼价值和终身效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个体练习教材,培养学生科学锻炼、养护身体的能力。
3.体育教师队伍现代化
体育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体育教学现代化的核心因素。现代化的体育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技术等专业素质,掌握现代教学方法、新型教学设备的操作技术和一定的专业外语能力,具有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师生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更要注重不断吸收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学会改变体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传统工作习惯与思维方式,用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武装自己,使自己的观念和认识得到提高。
4.体育设施现代化
(1)电子计算机的运用
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的时候,电子计算机是教练最常用的工具。教练可以把运动员的生理状况通过编写程序输入计算机中,根据队员的自身情况制订针对性较强的训练计划。在竞赛的时候,电子计算机能够综合运动员的各项结果,预测出运动员在下节比赛中可能表现出的状态,这样就可以给教练足够的时间来制订准确的战术。在现场比赛设备布置方面,电子计算机常常和记分牌相连接。计算机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记录的准确性,还能自动排出名次,最重要的是可以将比赛成绩转化成信号传送到屏幕上。
(2)激光、电子设备的运用
训练过程中随处可以见到激光、电子设备的运用,如录像机、摄像机、立体摄影仪等。这些设备的应用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记录场上队员的表现,以便在赛后进行正确的技术分析,同时也能给观众清晰地呈现不同场地的不同镜头的切换。
(3)电子遥测技术的运用
体育科研中随处可见心率、心电等遥测设备,可以随时监控运动员在训练时身体各项指标的改变,合理地安排运动量。在比赛过程中,教练员可以通过电子遥测技术对运动员进行场外指导,及时纠正错误,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未来的体育现代化发展中,我们要通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来打破局限性,积极吸取国外的先进训练方法并向国外推广我国的先进理论,通过不断加强国际体育交流与信息搜集,实现体育教育现代化,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