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文化遗产的发展趋势

三、中国体育文化遗产的发展趋势

体育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保护也受到各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当前,对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主要是由文化和旅游部门、民委部门等在实施。

(一)吸收先进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际上是融合了许多古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汉唐盛世文化繁荣,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蹴鞠、马球运动等形式无论在规则还是内容上都较具先进性,这有多方面原因,而吸收不同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体育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只有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使之既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质,又汇入现代体育的共性,实现现代化发展,才能在新时代获得生存与发展。

(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集资

我国在开发和保护传统体育文化时,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措施: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另一方面实施差别税率,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上来。

要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能只靠国家投资,要采取多种投资形式,鼓励企业个人和外商进行投资,开发民族传统体育,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设施、场馆,从而更好地贯彻全民健身计划。

(三)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

多姿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色彩斑斓的民族体育服饰、体育用品及自然资源等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带着不同的价值观,甚至是不同的文化观,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品进行认同、接受和批评等,促使民族体育文化产品的设计用意、内涵加以改进,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朝着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民族体育文化的竞争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总之,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中,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在这些文化遗产中,有的我们只能通过字里行间和古老的岩画、壁刻去体会;有的我们还能亲身体会其伟大魅力;有的已经化为烟尘,永远不再为人所知了……但是这些文化遗产都为我们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过或者还在做着贡献。珍惜、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就是为了人类的明天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体育类文化遗产作为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同样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