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竞技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的整体性协调发展
学校竞技体育是校园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体育的发展能够促进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学生具有“显性”教育作用,而且具有“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作用。学校竞技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两者之间良性的互动、互促,不仅能够促进二者的发展,而且对整个校园文化,对在校的每一位学生都有积极作用。学校体育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体育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一)学校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学校竞技体育的开展,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1.学校竞技体育是我国竞技体育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这是一个慢慢转化的过程,竞技体育能在学校中开展,首先就得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这是基础保障,而体育场馆则是这些基础条件中的首要条件。在学校内修建体育场馆设施,不仅能够满足高水平训练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体育科研以及课余体育活动的发展,也能极大地丰富校园体育物质基础,美化校园体育环境。
2.学校竞技体育的开展必须要有相关的规章制度
如运动队从招生、训练到比赛都有相应的制度,还有教练员的管理等,这些规章制度对建设和完善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3.学校竞技体育与学校的一般课余体育不同,它具有学校体育所缺少的特性
竞技体育的竞争性很强。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不放弃的精神,能够深深感染身边的观众,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积极影响
校园体育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制度文化,因此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在建设过程中,它的各个方面都会相应地影响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
1.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标识是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
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标识的发展会对学校竞技体育产生直接影响。其中,体育场馆的构建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从外观设计到其综合利用价值都会被考虑在内。有些学校的场馆建筑已经成为师生津津乐道的标志性建筑物。所有这些物质基础的建设都为学校竞技体育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物质保障。
2.校园体育制度是校内各种体育行为和体育事务实施和开展的基本准则
相关的体育制度能够对校园内的各种主体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保障各项体育事务有序进行。学校竞技体育的开展离不开这些体育规章制度,如运动员招生、教练员聘用、训练、竞赛、奖惩等都需要参考相应的规章制度。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与完善有力地保障了竞技体育在学校的开展。
3.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一旦形成,将会长期存在。校园体育精神以体育价值观为灵魂,而体育行为是体育价值观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良好的体育精神能够使学生不断受到激励,敢于拼搏,从而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这对竞技比赛产生了很好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