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策略

医院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策略

现代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高度融合。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现代科技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又称软科学技术)等。这些科学技术表现出与以前的“科学”明显不同的三个特点:第一,和以前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和生物等科学不同,现代科技(高科技)的分类不再以探索系统知识为标准,而以追求效用为标准。第二,和以前“科学”不同的另一点是从科学到技术的周期大大缩短。第三,知识高度密集,学科高度综合的高科技和传统科学在象牙塔式的学院中自锁完全不同,将直接而迅速地向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以及医学等各领域广泛渗透,产生改变人们观念、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变革性影响。现代医院同样也必须适应这种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否则将被时代淘汰。面对现代科技的严峻挑战,医院必须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去管理、去发展。

●更新观念 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完善,以及卫生政策的改革,医院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要求医院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必须更新观念,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医院的管理模式必须由“以医疗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化;由纯福利型向福利经营型转化;由以本院为中心向参与社会服务转化;由定性管理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管理转化;优化能级管理和强化分工负责制等。只有管理观念及模式的更新,才能保证医院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跟踪医学发展 优化学科结构

近几年来,随着电脑技术、基因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的进一步渗透,临床医学专业越分越细,出现了许多新的横向边缘学科和综合诊断治疗技术,如导管技术、激光技术和各种内窥镜技术、超声诊断技术等。目前,医院的学科结构还是十多年前的二级专业学科发展的格局,有的已经远不能适应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医院管理者要根据医学的发展,及时调整学科建设结构,进行技术力量重组,优化人力和物力资源,大力支持和发展在诊断治疗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的项目,开发诊断治疗研究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协作的特色医疗中心。这样的中心越多,越有利于医院组成各个不同的强大的“拳头产业”,在医院之间的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和领先地位。

●加强信息管理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量与日俱增。医院管理者必须加强信息管理,才有可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为此,医院应该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使其能将本院的所有有用信息及时进行加工整理、存贮并在需要时能随时得到这些信息。比如若以患者为主线,所有有关患者的信息尽可能地收集和存贮。若以经济管理为主线,医院的资金和物资来源、流通和消耗,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知道所有资金和物资的流向。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及时将有用的信息加工整理后,以直观的图表,分析报告和相关背景材料提供给领导,为领导决策服务。

●实施知识管理 提高管理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管理的灵魂。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管理者要注重知识的开发、管理和利用,要善于把知识转化为管理者自身的知识、经验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大胆引进和借鉴现代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管理创新来提高医院整体的竞争能力。

●重视建筑设计 提高医院建筑现代化水平

作为一所医院,要想实现现代化,建筑现代化是基础,是首要条件。医院建筑现代化首先要达到如下要求:

1,能够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就诊环境和服务设施。

2,能为患者提供宽敞、舒适、安静、幽雅的住院休养场所。

3,在采光、照明、通风、保温、空调、排水及湿度、色调等方面能够符合卫生学标准。

4,依据各科室特点设计成相对独立的单位,同时又使全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功能分明,活动方便,联系紧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劳动时间。

5,避免环境污染,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便于消毒隔离和卫生清扫。

6,有利于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结合,方便病人的急救和康复。

7,考虑到发展前提,为今后高新技术设备的增添留有发展余地。

●适时引进高新设备 保持设备的现代化水平

要实现医院的现代化,必须有战略眼光,结合医院当前和未来发展实际,适时引进先进医疗设备,不断提高医院档次。

近3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各种各样的医疗设备一经问世,便迅速地进入医院为医疗服务,可以相信医疗设备的研制和生产必将继续以迅猛的势头发展下去,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由此可见,要想跟上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速度,实现医院的现代化,必须首先保证医疗设备的现代化。当然,这要根据我们国家的实情来综合考虑,我个人主张,每个地区有两三间可以与世界看齐的综合性医院;而其他医院则在适宜技术上给予满足。同时,高新设备的购置可以对民营医疗机构放开,主要由市场来调节。

●加强队伍建设 真正体现医疗队伍的现代化

对于现代化的医院来说,其医疗队伍的现代化也是关键性的问题之一。要求医院的各类工作人员至少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

1,政治素质

首先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社会主义的办院方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医院工作中的问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按客观规律办事。

2,文化素质

适应未来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学历结构上逐渐形成较高的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掌握深厚的基础知识、精湛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知识、善于追踪、吸收、利用国际先进医疗科学技术,增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和高新技术的能力。

3,能力素质

科学的预测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未来结果进行科学预测和判断的能力。预测能力是本世纪人才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未来人才必须是目光远大且有远见卓识、洞察未来、预见未来的能力。

科学的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管理人才在管理活动中所体现的核心能力,决定医院事业的成功。

高效的运时能力,即高效率的运用时间并创造工作业绩的能力。21世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对人们运时观念和能力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能否高效地运用和驾驶时间已被看作未来人才能力素质高低的重要依据之一。

富有创造能力,富有创造能力是对未来医学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创造能力来源于创造思维,创造性思维最本质的核心就是创新和开拓。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人多有探索问题的敏锐性,统摄思维活动的能力,特殊经验的能力,反向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等,善于发现和运用新技术,适应和改变环境,创造新的成果。

4,心理素质

现代化的医疗队伍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主要表现在:诚实,不弄虚作假;严谨,不疏忽大意;谦虚,不夜郎自大;进取,不墨守成规;奉献,不斤斤计较。

上述四个方面简言之,就是现代化的医疗队伍应该是勇于探索、事业心强、坚忍不拔、勤于实践、善于学习团结协作的优秀群体。

当然,在实现医疗队伍现代化的过程中,医院必须建立健全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各种奖罚制度,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医疗队伍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