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话一边办事的语言艺术

7.一边说话一边办事的语言艺术

开口托人办事儿毕竟是件难事,但如果掌握了技巧,难事也就变得容易了。下面给你介绍几个绝招。

(1)借别人的国说自己的话

“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和杨虎城频繁晤面,都有。C对蒋发难。可在对方没亮明态度之前,谁也不敢轻易开口。眼看时间越来越近,双方都是欲说还休。杨虎城下面有个著名的共产党员叫王炳南,张学良也认识。在又一次晤面中,杨虎城便以他投石问路,说道:“王炳南是个激进分子,他主张扣留蒋介石!”张学良及时接口道:“我看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于是两个聪明的将军开始商谈行动计划。

就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变就发生了。问者自然高明,回答也是不凡。

(2)用虚话、实话转换说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应是为人的一条原则,直炮筒子未必处处受欢迎,特别有时连自己也不明白要说的是不是实话,那该怎么办呢?

虚虚实实,转换自如,毫不唐突,不失为是良策。

(3)绕个弯子套对方说话

有时,一些话自己说出来显得尴尬,这时,诱导对方先开口无疑是上上之策。

王某准备借助于好友越某的路子做笔生意,在他将一笔巨款交给赵某的第二天,赵某暴病身亡。王某立刻陷人了两难境地:若开口追款,太刺激赵某的未亡人;若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面又难以支撑。

帮忙料理完后事,王某是这样对赵夫人说的:“真没想到赵哥走得这么早,我们的合作才开始呢。这样吧嫂子:赵哥的那些关系户你也认识,你就出面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需要我跑腿的时候尽管说,吃苦花力气的事情我不怕。”

看他,丝毫没有追款的意思,还豪气冲天,义气感人,其实他明知赵妻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干下去。话中又加上巧妙的提醒:我只能跑腿花力气,却不熟那些门路;困难不小又时不我待。

结果呢?赵妻反过来安慰他道:“这次出事让你生意上受损失了,我也没法干下去,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再找机会吧。”

(4)用客气的语言去办事

托人办事儿既然有求于人,因此开口说话就需要客气一些,那么怎么说话才算客气呢?

以商量的口气把要办的事儿说出来,如:

“能不能快点把这事儿给办一下?”

“这事儿给办一下是不是可以?”

装做自己没把握,把请求、建议等表达出来,给对方和自己留下充分的退路。例如:

你可能不愿意去,不过我还是想麻烦你去一趟。

在别人或者向别人提出建议时,如果在话语中表示人家可能不具备有关条件或意愿,那就不会强人所难,自己也显得很有分寸。先提出部分要求,以便对方顺利接受,然后再步步深人。例如:

你帮我解决这一步就可以了,其余的我自己想办法。

我们确实经常发现,人们在提出某些请求时往往会把大事说小,这并不是变着法儿使唤人,而是适当减轻给别人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使自己便于启齿。

谦逊便是礼貌,通过抬高对方、贬低自己的方法

把有关请求等表达出来,显得彬彬有礼、十分恭敬。例如:您老就不要推辞了,弟子们都在恭候呢!

请求别人帮助,最为传统有效的做法是尽量表示虔诚,使人家感到倍受尊重,乐于从命。

有些办事儿要先把问题的难度说出来,让人觉得你是不得已而为之,明知自己知道不该说但还得说。例如:

真不该在这时候打搅您,但是实在没有办法,只好麻烦您一下。

我知道你手头也不宽裕,不过实在没办法,只好向你借一借。

如果,把托人办事儿的原因说出来,向对方交个底,就会引起对方好感,令人欣然接受。例如:

隔行如隔山,我一点儿也不知道人家那边的规矩。你是内行,就替我办了吧!

如果,表示请求对方谅解,然后再把自己的愿望或请求等表达出来,以免过于唐突,则叫起来更觉得容易接受。例如:

恕我冒昧,这次又来麻烦你了。

请求别人原谅,这是礼貌语言交际最有效的方法。人们常常使用这种方式进行交流,显得比较友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