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来他的嘴,打动他的心
我们和别人相处的关键取决于相互间的交流,它决定了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在人们进行交流时,思想上的沟通是必不可少而又至关重要的。古人云:“流水不腐”,只有当思想上的交流如行云流水一样畅通无阻时,才会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并进而获得别人的认同和赞美。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流体效应”,它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与他人进行良好交流的技巧。
良好的交流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良好的交流亦可以打动别人的心,让别人认可、接受你,从而赞美你。
要做到良好的交流,必须把握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1)理解和共鸣
首要的因素是你是否能确立一个共同的语言,能否得到对方的理解,能否产生共鸣,这很重要。一些管理者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往往证实了这一点。管理者或许对前景、计划、目标和谈话更感兴趣,而雇员则可能对奖金、放假、活动更感兴趣。
日本的一些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人们可以发现,日本的老板与雇员之间的交流与和谐很好,他们常在同一个餐厅就餐,老板呆在工作场地的时间也很长。同事之间相处也是如此。
在社交中,一群人正在谈论他们熟悉的话题,而你却一窍不通,找不到与他们的共鸣,你就会感到被人疏远了,感到每个人说的话都深奥难懂,你就会产生一种很不舒服、孤立的感觉。
在进入该单位之前,A某与B某分别来自不同城市的两所大学,素不相识,更谈不上什么交流了。可是,进入该单位后,A某与B某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了。原因是,A某与B某在一次聊天中,彼此都发现对方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彼此也都觉得现实生活与大学生的梦想,实在是相去甚远。因此,他们经常一起聊天,一起聊过去的学校生活、现在的单位生活,彼此感到了有一种理解和共鸣。所以,他们的友谊深厚了,他们完全沟通了。
这就是理解和共鸣更易于良好交流的一个实例。
(2)建立共同点
交流中的第二个因素是建立共同点。在交流进行顺利时,还需要进行合作,寻找共同点,而不是强调思想的分歧。人们经常发现英国人为了建立某种关系而谈论天气的情况。也许,这也是在寻找一种共同点吧。
我们都曾有过和分别很久的朋友或其他人团聚的经历。这种团聚通常包括回忆过去,谈论共同的经历,通过观察来了解发生的变化。相反,我们也听到有人说他们和一个老朋友之间也没有共同之处,以前的关系已终止了,这时,就需要寻找一些共同点来重建这种关系。
我们每个人之间各不相同,这是由不同的背景。经历和知识程度所造成的。
因为这个缘故,我们与他人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同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这意味着,我们不必要也不可能和每个人都观点一致。
但是,我们必须寻找一些共同的东西,以便更好地进行交流。我们可以把这个建立在事实、情感、信念或价值观一致的基础上。
(3)交流和管理
要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融洽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当我们分析了诸如主持会议,在会议上发言;因为工作而和员工面谈,从别人那里得到合作等活动后,我们意识到,这些都要通过交流而实现。
要成为成功的管理者,就需要在交流中有高超的技巧。管理者切不可以管理者身份自居,简单说教,行动粗暴。管理者只有与员工搞好交流,才能得到员工的心说诚服,才能上下拧成一股绳,才能产生一个向心力。
我们不难看出,生活离不开良好的交流技巧。良好的交流技巧,可以打开别人的心扉,看透别人的心思。良好的交流技巧,也可以让你做起事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