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你应酬中的品格力量
纤尊降贵,是指地位高的人自动降低身分去与人应酬。应该说,这是一种好的德行和品格。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自动降低自己身分的人不多,而自动抬高自己身分的人却不少。
如果我们能在与人应酬中做到“纡尊降贵”,必能赢得许多朋友,使应酬获得成功。
《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刘备,从军事能力上来说,实在是一个无能之辈,因而败多胜少,浮沉20余年,一直受到曹操的牵制,毫无建树。然而,用兵如神。纵横捭阖的曹操却把刘备视为最强的对手。何故?其原因就在于刘备拥有一种能弥补个人能力不足而足以慑服人的秘密武器——崇高的人格力量,使他在三足鼎立的争霸局面中占有一席之地。
大家都熟悉“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当他的军师,亲自三顾茅屋去相请。从地位上来说,刘备虽在争霸的过程中不太顺利,却也是鼎足之帅,颇有名望,而诸葛亮当时竞还是僻居村野的无名小卒。从年龄来说,刘备已近耳顺之年,而诸葛亮还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地位、年龄如此悬殊,刘备竟然三次造访茅庐,诚心诚意地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自然被他的人格力量所打动,使刘备如愿以偿。
春秋时期,吴国有一位贤士,名叫季札,有一次他出使路过徐国,顺道拜访他的老朋友徐君。徐君见有朋自远方来,十分高兴,设筵款待季札。席间,季札发现徐君一双眼睛老是盯着自己佩戴的一支宝剑上,显出十分羡慕的神情,知道老朋友爱上了这个物件,只是不好意思开口,因自己还要佩此剑出使别国,也就没有主动表明相赠之意。
等到季札出使回来,路经徐国,再去探望徐君时,徐君却不幸患急病暴亡。季札非常悲痛,他把自己所佩的宝剑解下来,挂在徐君的灵位旁。季札的随从感到奇怪,问他:“徐君已经死了,你这把宝剑挂在这里也没有什么用了。”季札动却说:“徐君在世的时候,我知道他很爱这把宝剑,因此早在心里作了要把这宝剑赠送给他的承诺,现在不能因为他已去世,看不到我承诺赐剑的行动,就违背自己的良心广这就是史书上“季和挂到”的故事。据传,季札挂剑报知己的事传开后,大家纷纷赞扬季札是一位品格高尚的正人君子,一些名士不远千里去投奔季札,以结交季札为荣。
俗语云:“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就是赞美品格在应酬中的力量。
一个人做人如果品格不高,那么给人的感觉势必是气量狭窄,即使你有钱、有地位,也不能得到人家的看重。相反地,如果品格崇高,即使你没钱、没地位,也能使别人感到不能轻侮。这说明,我们的品格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往往决定了我们在与他人交往应酬中的分量。因此,注重自己的品格,表现自己的尊严,也就容易受到人们的尊敬,给人良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