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支龙种

屈支龙种

出自《大唐西域记》卷一

 

(屈支国)国东境城北天祠前,有大龙池。诸龙易形,交合牝马,遂生龙驹,忧戾难驭。龙驹之子,方乃驯驾,所以此国多出善马。闻之耆旧曰:近代有王,号曰金花,政教明察,感龙驭乘。王欲终没,鞭触其耳,因即潜隐,以至于今。

城中无井,取汲池水。龙变为人,与诸妇会,生子骁勇,走及奔马;如是渐染,人皆龙种,持力作威,不恭王命。王乃引搆突厥,杀此城人,少长俱戮,略无噍类。城今荒芜,人烟断绝。

 

译文

在屈支国东面城北的天祠前,有一片水面极大的龙池。龙变化为马的形状,与母马交配,于是生下龙驹。龙驹性情狂野,难以驾驭。龙驹再生小马,才能驯养驾驭,因而屈支国多出良马。听老人们讲。近代有位国王,号称金花王,政治清明,感动了龙,替他驾车。金花王将死时,用鞭梢触及龙马之耳,龙马从此潜入龙池,再也没有出来。又城中没有水井,人们不得不到龙池边来汲水。龙幻化成人形,与前来汲水的妇女交合,生下的儿子十分强壮勇猛,而且跑得极快,能赶上奔跑的马;于是通过婚配繁殖,渐渐地,城中人都带有龙的遗传。他们仗着非凡的勇力,自作主张,桀骜不驯,不听从屈支王的命令。屈支王便勾结突厥人来,杀戮此城百姓,不分老幼,一概杀掉。不留活口。此城从此荒芜,至今没有人烟。